香港商报官网 > 贵州 > 本地新闻

2017年中国马铃薯大会引资120亿

2017-06-19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張涵坤畢節報道:

  18日下午,在2017年中國馬鈴薯大會全產業鏈招商專題推介會上,畢節市與各地客商簽約項目共21個,簽約金額120.68億元人民幣。項目包括廣西格霖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投資11億元建設中農發馬鈴薯加工項目,金華市香蝶百合種球有限公司投資13億元建設威寧縣百合產業園項目。江陰寶珍香食品有限公司投資3億元建設七星關區馬鈴薯精加工項目。江西正邦畜牧業發展有限公司投資15億元建設織金縣60萬頭“福豬”項目。三明市藍豐園林工程有限公司投資1.5億元建設百裏杜鵑中藥材種植基地。重慶瑞藍實業有限公司投資5億元建設納雍縣藍莓產業基地項目。中禾恒瑞(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投資14億元建設大方縣純種安格斯種牛產業扶貧養殖項目。四川新農彙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投資3.5億元建設黔西縣特色科技農業種植示范園項目,泉州利百加體育用品有限公司投資4.7億元建設黔西縣林泉鎮生態示范園項目。雲南華曦集團投資1.6億元建設威寧華曦石門鄉經濟蛋雞產業園項目,上海雪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資9億元建設威寧菌類培育種植項目。新農彙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投資1.5億元建設赫章縣萬畝香蔥種植基地項目。隨州市聚眾現代農業有限公司投資1.5億元建設納雍縣食用菌栽培及菌棒生產項目,四川德康農牧科技有限公司投資1.95億元建設納雍縣60萬頭生豬養殖項目等。

  相約花海畢節城 共享生態馬鈴薯

  中共畢節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丁雄軍作“相約花海畢節城、共享生態馬鈴薯”的主題推介。他說,畢節馬鈴薯曆史悠久,聞名天下,素以“個頭大、品質優、口感好、幹物質含量高、耐運輸、耐貯藏”等特點而著稱,其品質在全國處於一流水平,深受消費者的“好”評。

  這個“好”,得益於獨特的生態。畢節地處烏蒙山腹地,屬北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氣溫在12℃~15.4℃之間,年平均日照時數在995.2小時~1631.6小時之間;季風氣候明顯,降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在727.3mm~1193.2mm之間;全市按海拔高度可歸為三個功能區,大於 2200 米的地域是生產種薯的優勢區,每年可生產種薯 250 萬噸以上;海拔在 1200 米至 1800 米之間的區域為商品薯基地,每年可生產商品鮮薯 450 萬噸以上;海拔在 1200 米以下的區域是早熟商品薯生產適宜區,可建20萬畝早熟馬鈴薯基地,可生產早熟馬鈴薯 16 萬噸以上。獨特的生態環境使畢節馬鈴薯能夠“優”於全國。

  這個“好”,得益於優良的土質。畢節土壤主要為黃壤、其次紫色土、有少量石灰土和黃蹤壤,多數土壤是微酸性土壤。全市耕地面積1504萬畝,其中旱地1418.51萬畝,占耕地面積的94.84%。土體厚度在33厘米至85厘米之間,耕層厚度在18厘米至21厘米之間;土壤有機質為30.69g/kg,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全氮、全鉀、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鉀等均值高於貴州水平,土壤暄松透氣、涼爽濕潤,豐富的微量元素使畢節馬鈴薯能夠富“鉀”天下。

  這個“好”,得益於特殊的種植。花海畢節有好土,孕育優質馬鈴薯。畢節作為全國馬鈴薯種植第一大市,常年種植面積最低達520萬畝,種植面積逐年擴大,產量逐年上升。畢節馬鈴薯四季可種,四季可收,有春種夏收的、有春種秋收的、有冬種春收的、有秋種冬收的。日月星辰的不斷更替,風霜雨露的不斷更換,成就了畢節馬鈴薯特殊的品質、特殊的口感。通過規模化、科學化的種植,畢節馬鈴薯已從貧困時期的“救命薯”蛻變成今天的“致富薯”。 以馬鈴薯作為原材料的各類品牌正逐步走向國內外市場,引伸發展的馬鈴薯種植及精深加工產業帶動了更多群眾就業創業,增收致富。目前,我們正著力打造農特產品區域公共品牌,已成功將“烏蒙山寶·畢節珍好”塑造成為貴州省第一農業公共品牌,已獲馬鈴薯無公害產地認證11個、無公害產品認證6個,成功注冊了七星關區“鴻智達”、大方“油沙河”、織金“么貴”、“威寧洋芋”等馬鈴薯商標,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授予了威寧縣“中國南方馬鈴薯之鄉”稱號,“威寧洋芋”獲地理標志認證。畢節馬鈴薯已然“名”揚四海。

  —— 畢節馬鈴薯,合作領域廣!

  為進一步增強產品的競爭力,拓寬產品銷售市場,我們正著力打造以山地、生態、精品為特色的優質馬鈴薯產品,著力謀劃以數量充足、質量優良為目標的馬鈴薯產供銷體系,助推馬鈴薯產業“大發展”、“大跨越”。

  產業鏈條“長”。我們以全產業鏈謀劃馬鈴薯的發展,從馬鈴薯種植開始,圍繞 “脫毒種薯擴繁體系建設—馬鈴薯種植—專用設備制造—馬鈴薯加工—市場銷售”的全鏈條繪制了發展圖譜。上遊以育種為中心,我們重點發展馬鈴薯種薯培育、品種研發、種薯擴繁、種植基地等,不斷提高馬鈴薯品質。中遊以種植為中心,我們重點發展馬鈴薯種植,培育龍頭企業、發展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等,擴大馬鈴薯種植規模。下遊以加工為中心,我們重點發展馬鈴薯初加工、精深加工,包裝設計,倉儲冷鏈等,積極開拓馬鈴薯產品市場。

  產品布局“全”。我們以產品構成為基礎科學布局全市生產區域。重點建設以威寧縣為主的種薯基地,在威寧、赫章海拔2200米以上區域重點建立原種基地、一級種薯繁育基地,在赫章、納雍、七星關和大方海拔1800米以上區域重點發展二級種薯基地,使畢節市真正成為中國南方最大的馬鈴薯脫毒種薯生產和供應基地。在畢節東中部海拔1500米以上至1800米以下區域建設商品薯基地;在畢節的東中部1500米以下地區,發展早熟商品薯,使畢節成為中國南方重要的鮮薯供應基地。

  承載能力“強”。我們以農業園區為抓手提升馬鈴薯產業化程度。全市規劃建設各類農業園區326個,凡是馬鈴薯種植有優勢的地區,都優先將馬鈴薯作為園區的重點產業。並在大方經濟開發區、黔西經濟開發區、納雍經濟開發區、威寧經濟開發區、赫章產業園區分別規劃了馬鈴薯等食品產業發展板塊,園區水電路訊等基礎設施全部配套,並預留承接大企業、大項目投資發展的土地等資源,促進馬鈴薯產業加速發展。

  畢節,位於烏蒙山腹地、川滇黔三省結合部,是1988年國務院批准成立的全國唯一“開發扶貧、生態建設”試驗區,人口、國土面積分別位列貴州省第一位和第三位,是貴州經濟社會發展的金三角之一。境內資源豐富、立體氣候特征明顯,人民勤勞淳樸,發展現代山地高效農業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規劃發展馬鈴薯、中藥材、蔬菜、畜禽、煙草、經果林、食用菌、花卉等多條農業產業鏈,蘊含商機無限。

[责任编辑:吴梓泳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