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唐勇平 通訊員 李華林 陳飛報道:近年來,江華瑤族自治縣以精準扶貧為基本遵循,全力貫徹上級的系列決策部署,按照“堅持標準、找準問題、精準施策、加快進程、鞏固提升”的思路,強化三位一體工作機制,從整縣、整村、到人全面推進扶貧攻堅,取得了較好成效。2014年以來,全縣共減少貧困人口6.5萬人,退出貧困村20個,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初的24.1%降至2016年底的8.7%。2015年和2016年脫貧攻堅工作考核在全省51個貧困縣中分別排第4名、第1名。
堅持精準識別,摸清貧困家底
狠抓源頭管理,在2014年開展貧困人口識別時,按照“七個不納入”原則,嚴把識貧關。
狠抓動態管理。制定了《貧困對象建檔立卡信息動態管理辦法》等系列管理制度和辦法,開展了多次建檔立卡“回頭看”和信息數據清查,及時清理和校正貧困對象。
狠抓集中整改。今年4月,該縣按照省里的統一安排部署,開展了為期兩個月的全面排查和整改。排查出“應進未進”的15423人、“應清未清”的6187人、脫貧質量不高的270戶879人。排查出項目資金問題22個,涉及資金52.53萬元。調整召回20個履職不力、群眾意見大的駐村扶貧工作隊長,向155個貧困人口在100人以上的非貧困村安排了駐村扶貧工作隊。全面規范了縣、鄉鎮、村、戶四級扶貧檔案資料。把每戶貧困戶的脫貧路徑、幫扶措施和所享受的政策補助金額予以公示,接受社會監督。此外,對全縣3000余戶相對最貧困的未脫貧戶制作了入戶調查視頻,倒逼扶貧隊員掌握實情。
精準幫扶,推動科學治貧
在發展生產脫貧方面,立足縣情特點和資源優勢,發展“優質水果8萬畝、食用菌5000萬袋、茶葉3萬畝、制香企業260余家、生豬年出欄50萬頭”五大扶貧產業,幫助16000余名貧困戶實現增收。
在易地扶貧搬遷方面,按照“政府引導、群眾自愿、量力而行、分批搬遷”的原則,在湖南省率先啟動易地扶貧搬遷,規劃搬遷2.7萬人,規模全省最大,現已完成1.8萬名貧困人口搬遷。在后續幫扶上,通過安置房門面出租、勞務協作等方式增加群眾收入。
在生態保護脫貧方面,在全國率先建立縣級生態公益林補償機制,參照國家級和省級每年每畝17元的標準,全部由縣財政補償,確保社會生態效益與群眾經濟效益雙增收。
在加強教育脫貧方面,全面落實國家助學政策,近三年共免除特困家庭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學雜費2518萬元,向貧困家庭在校寄宿生發放生活費和就學補助2167萬元,發放助學貸款1520萬元,爭取社會捐資助學1180萬元,確保了貧困家庭學生不失學、不輟學。
在兜底保障脫貧方面,通過低保提標政策兜底了1082戶2321人,1.53萬人參與了兜底一批貸款。通過落實醫保報銷提標政策和“扶貧特惠保”,基本解決了貧困戶基本醫療保障。同時,該縣擬將對自費金額超過5000元的貧困人口患者政策自付部分,由縣財政給予扶助90%的費用,確保貧困戶享受零負擔的基本醫療,又不過度醫療,最大限度杜絕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
產業扶貧,提供不竭動力
發展是解決貧困的根本途徑。該縣始終把加快經濟發展,尤其是產業發展作為精準扶貧的重要抓手,明確了“項目是第一抓手、招商是第一菜單、園區是第一載體、產業是第一支撐、創優環境是第一工作”的工作重點,因地制宜,勇于創新,主要經濟指標連續五年排永州市第一,為造血式扶貧提供了不竭動力。
引進規模企業進園區。重點引進和培育了以九恒集團、華訊電子、晟瑞電子等為代表的電子信息產業,以九恒新能源、中國風電等為代表的新型能源產業,以五礦稀土、正海磁材等為代表的稀土新材料產業,以海螺水泥、海螺塑編、紫東建材等為代表的新型建材產業,以坤昊實業、錦藝礦業、金宏光科技為代表的礦冶循環產業,以棟梁木業、溫氏飼料、同豐米業為代表的農林產品加工,以五月天服飾、湘粵服飾、裕林鞋業、興豐鞋業為代表的服裝制鞋產業,建成了百億園區,提供就業崗位1萬余個,年人均工資2萬元以上,幫助群眾實現了就近就業。
支持小微企業進村辦廠。該縣積極招商引資,通過創新扶貧“財銀保”政策支持范圍,制定政府補貼、上崗技能培訓等政策,建立利益聯結和風險防控機制,支持小微企業進駐鄉村開設工廠,將產品設計,復雜產品的生產放在總部,將操作簡單、方便易學、用工靈活的生產環節轉移至鄉村工廠。通過工廠進鄉村,既滿足了留守貧困勞動力“掙錢顧家兩不誤”的需求;又有效解決了企業“融資難、招工難、用工貴”的困難,降低了運營成本。既讓貧困村通過收取企業租賃土地、廠房的租金,吸納閑置人員進廠務工,提高了村級集體收入,活躍了農村經濟;又為該縣產業扶貧探索了一條新路子,實現了貧困戶增收、企業盈利、鄉鎮經濟盤活、社會穩定、產業扶貧多方面的共贏。目前,該縣在鄉鎮、村有100人以上的工廠8家,主要在電子、塑料包裝、皮具等行業;有50人以上的工廠39家,主要在制衣、木材加工、食用菌等行業;有5人以上的工廠260余家,主要在制香、鞋業、門窗等行業。一般貧困勞動力務工年增收1.8萬元以上,部分貧困戶可實現年務工5萬收入,全縣鄉村工廠吸納了5000余名留守貧困勞動力在家門口就業,實現穩定增收。
創新幫扶方式到農戶。該縣按“五個一批”的要求,按照“宜商則商、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旅則旅”原則,有46060個貧困人口需要通過發展產業脫貧。目前,按照“四跟四走”的產業扶貧思路,全縣有16705個貧困人口與37家企業、專業合作社、能人大戶等經濟組織建立了利益聯結機制,采取“直接幫扶、委托幫扶、股份分紅”的方式發展產業,助推脫貧攻堅。
委托幫扶模式。對全縣1.72萬個無勞動能力、銀行無授信兜底的一批貧困人口,由政府和經濟組織共同擔保爭取小額信貸1.53億元(現有1.53萬人參與項目),將分貸資金委托政府成立的神州瑤都扶貧開發有限公司管理使用,并與溫氏公司合作發展年出欄20萬頭生豬養殖產業項目。該項目確保了全縣兜底貧困人口有穩定收入,實現了貧困人口“零負擔、純收益”。第四年后,每年的收益資金達2400萬元,除按以上標準分給參與的貧困人口外,仍有600余萬元的節余,這部分資金將用于并村后的112個貧困村村集體經濟收入,增設村內公益性崗位,讓新增貧困人口通過就業增加收入。
直接幫扶模式。對有產業發展愿望、有產業發展能力的貧困戶,該縣依托縣內一批有合作意愿、有社會責任,講誠信和有實力的農業企業和經濟組織與貧困農戶合作發展優質水果、優質水稻、食用菌、茶葉、制香等優勢特色產業。由公司向農戶提供農資和技術指導,并按保低價回購農副產品,確保農戶獲得穩定收益。去年以來,按照這一幫扶方式共幫扶貧困對象11577人。該縣通過江華同豐糧油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幫助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實現增產增收和穩定脫貧。同豐米業公司是一家以發展生態優質水稻種植和深加工的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生產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銷量省內領先。2014年以來,該縣引導和組織該公司支持橋頭鋪、界牌鄉、大圩鎮、橋市鄉等鄉鎮的165戶599名貧困對象發展優質稻 1145畝。貧困戶以種植5至10畝/戶的規模參加“公司+農戶+基地”的運行模式,公司向貧困農戶提供優質水稻種子和農資,提供技術指導,并由公司統一實行機械化耕作和田間管理,按保底價回收貧困農戶稻谷,人均年增收達1500元以上。
入股分紅模式。對于有勞動能力,但產業發展能力差的貧困農戶,該縣秉承貧困農戶意愿,鼓勵和支持貧困人口把上級政策扶持資金、土地、林地等生產資料折價入股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經濟組織發展優質茶葉、食用菌、生豬等特色產業。由相關經濟組織統一管理和生產經營,貧困農戶按入股資金分紅,實現了股份到戶、利益到人。去年以來,按照這一幫扶方式共幫扶貧困對象5128人。橋市鄉南沖村是典型的高寒山區貧困村,有35戶148個貧困人口,該村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十分適宜種植優質有機茶。2014年,村里注冊成立了益崧家庭農場,村里18戶69個貧困人口為股東,把2000元/人的產業扶貧資金和6000元/人的小額信貸資金作為貧困戶股份入股,投資54.8萬元,流轉80多畝土地發展白茶和黃金茶,貧困戶按入股資金參與分紅,每年可獲得分紅1200元/人,并可在公司和茶葉基地務工,獲取務工收入。2015年,此舉共幫扶69個貧困人口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