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湖南 > 市州简讯

株洲:給世界一顆躍動的“中國芯”

2017-08-16
来源:華聲在線

   

 

  ▲ 中國動力穀航空城一家企業生產的飛機。

  

 

  ▲ IGBT模塊。

  

 

  ▲ 株洲智軌列車。

  一個國家老工業城市如何在新時期取得成功?

  美國矽穀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第三次科技革命以來,矽穀不斷創造和孕育出世界上最偉大的公司,並不斷彙聚世界各地的人才、技術和資本,曆經歲月變遷而始終屹立於世界科技浪潮的前沿。矽穀的創新覆蓋了很多領域(互聯網、通信、生物制藥、電動汽車等),以至於很難講它的支柱產業是什么。

  矽穀的成功源於它唯一且持之以恒的核心競爭力——創新。

  如今,中國內陸的老工業基地株洲,也開始了基於創新的城市全方位轉型升級。這座素有“動力之都”美譽的湖南城市,是全國首批重點建設的8個工業城市之一,中國第一台航空發動機、第一枚空對空導彈、第一輛電動機車、第一台航空發動機、第一塊硬質合金等223個中國工業史上的第一都誕生在株洲。

  株洲擁有“中國電力機車的搖籃”、“中小型航空發動機特色產業基地”、“新能源汽車制造基地”3大標志性名片。為貫徹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基於強勁的動力產業優勢,株洲提出全力打造株洲·中國動力穀。

  株洲·中國動力穀以軌道交通裝備、小型航空發動機、新能源汽車為三大支柱產業,積極對接“中國制造2025”發展戰略。隨著對自己優勢的強化拓展,株洲正以澎湃動力叩開全球“智造”大門,給世界一顆躍動的“中國芯”。

  

 

  ▲ 株洲一角(網友:寫給夢想的信 攝)

  制度創新引領發展轉型

  一個位於中國中部且非省會的城市。在工業制造城市強者如林的中國,敢於叫響國字號名片,它的底氣何在?

  帶著這樣的疑問,8月9日,記者來到株洲,采訪調查中國動力穀的建設情況,尋找問題的答案。

  株洲是湖南省轄地級市。位於湖南省東部偏北,東漢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吳國孫權割湘南縣以東和醴陵、修縣沿湘江東岸地帶置建寧縣,屬長沙郡,這是株洲建縣之始。

  甫入這座有深厚曆史底蘊的城市,腦中的第一印象是“新”。綠樹掩映的街道幹淨整潔,雨後空氣濕潤,空中繚繞的雲霧之間,嶄新的高樓大廈若隱若現。即便是在工業園區,也聽不到嘈雜的工廠機械聲。

  這是一座整潔安靜的城市,很難想象它以前是國家的重工業基地。

  “民國時期,這裏曾是中國的‘魯爾區’。”在株洲市規劃展覽館,副館長許琳娜對記者介紹說,“80年前,處於粵漢鐵路和湘江之間的株洲清水塘,還是一片肥沃的農田。這裏是粵漢、浙贛、湘黔鐵路交會處,交通優勢明顯,因此成為舊中國一些人實現‘工業救國’之夢的理想之地。當時的民國政府曾籌劃,利用這一交通優勢,在株洲建一個中國的‘魯爾區’。”

  於是,短時間裏,“鐵道部株洲機廠”“中國汽車總廠”“湖南陸軍機械廠”以及一批水泥、玻璃、煉焦廠等,紛紛謀劃、立項、上馬。後來抗日戰爭爆發,為了摧毀中國的工業生產能力,日軍對株洲的工業系統進行了毀滅性破壞,株洲剛剛興起的項目無一幸免,均不幸夭折。

  1953年,國家“一五”計劃開始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開始大布局。於是,當時還是湘潭地區下面一個小鎮的株洲,以其獨特的交通優勢,再次引起決策層關注。株洲素有“火車拖來的城市”之稱,是中國重要的鐵路樞紐之一。“一五”期間,株洲成為全國8個重點建設的工業城市之一。國家156個重點工業項目,有4個落戶株洲。全國694個限額以上工業項目,有7個落戶株洲。

  1956年12月1日,株洲冶煉廠動工興建,緊接著,株洲化工廠、株洲氮肥廠等大型企業在清水塘落戶。作為國家“一五”“二五”期間重點建設的以有色冶煉、化工、建材、火力發電等重化工為主的重工業基地,清水塘工業區為新中國工業振興和湖南省、株洲市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然而,由於工業結構及曆史原因,幾十年來,以化工、冶煉、建材等重化工業為主的工業經濟結構,在造就株洲工業輝煌的同時,也帶來了資源浪費、環境汙染、生態惡化等諸多問題。清水塘老工業區的一大批企業陸續關停並轉。舊動能加速衰退,加快新舊動能轉換迫在眉睫。

  終於,2015年12月29日,株洲市委、市政府正式出台《關於推進清水塘老工業區搬遷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清水塘老工業區的搬遷正式開始,2017年株洲全面打響清水塘搬遷改造的攻堅戰,這對於株洲而言,意味著株洲的重工業時代最終落下了帷幕。

  出路在哪裏呢?

  株洲的答案是:“創新引領,轉型升級”。

  株洲有著“動力之都”的美譽。有實力雄厚的軌道交通裝備產業,是我國最大的軌道交通裝備制造產業基地和技術研發中心。此外還有優勢明顯的通用航空裝備產業,有後來居上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幾十年的沉澱帶來強大的創新能力,擁有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42名、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388名、以3名院士為代表的各類專業工程技術人員11萬人;科研機構眾多,擁有國家級研發機構13家、國家重點實驗室4家。

  幾經醞釀,2016年,株洲市委正式提出打造“中國動力穀”的發展戰略:以轉方式、調結構為宗旨,以最先進的機車牽引引擎、最強大的航空動力引擎和最環保的汽車動力引擎為核心助推器,著力打造以中國軌道交通城、中南地區通用航空城、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城“三城”為支撐的“中國動力穀”和未來的“世界動力穀”。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株洲市委書記毛騰飛自豪地說:“為什么是中國動力穀,而不是株洲動力穀?我們認為,所謂中國動力穀,有三層含義:中國,代表國家級水平;動力,代表產業特色;穀,代表創新創業生態環境。”

  技術創新帶動產業轉型

  安靜的生產線、有序作業的機器人、純白色一塵不染的車間,穿著白色大褂戴著口罩的科研人員在穿梭忙碌,橘色的機器手臂輾轉騰挪,在一個指甲蓋大小的芯片上“穿針引線”……這些只有在美國科幻大片裏見到的場景走入了我們的視野。

  這裏是株洲中車時代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半導體事業部,9日上午,記者來到這裏,探訪中國高鐵核心動力制造的秘密。

  生產車間安保措施極其嚴格,任何人進入車間都不能攜帶任何拍攝設備。穿上白底布鞋,套上白大褂,記者跟隨時代電氣工作人員進入了車間,參觀中國高鐵動力裝置的核心部件——IGBT的生產過程。

  IGBT,學名是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是能源變換與傳輸的核心器件,俗稱電力電子裝置的“CPU”。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在軌道交通、智能電網、航空航天、電動汽車與新能源裝備等領域應用極廣。

  高速和重載是現代機車車輛裝備發展的兩個重要方向,兩者的關鍵都在於給機車提供一個強大而持續發力的“心髒”——牽引電傳動系統,而牽引電傳動系統裏,一塊巴掌大小的IGBT模塊,便是掌控高鐵心髒心率的“命脈”——機車的自動控制和功率變換是由IGBT把控的。中車株所半導體事業部總經理吳煜東告訴記者:“IGBT被譽為高鐵等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的‘CPU’,是弱電控制強電的關鍵器件。”

  這項被譽為“皇冠上的明珠”的電力電子器件,被德國和日本把控了30年。特別是在高級IGBT器件上,以前更沒有中國人的一席之地。中車株洲所IGBT項目的一位研發負責人說,在國際產品銷售市場上,中國並非優先級,我們買的價格貴,一個模塊就高達1萬多元,而且只能買成品,產品交貨周期很長。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中車株洲所就掌握了雙極器件技術(一種集成電路技術),但對於技術更為先進的IGBT芯片及模塊設計、制造技術,還是一片空白。如何實現IGBT技術和產業的突破,不僅是擺在時代電氣面前的難題,更是擺在國人面前的難題。

  然而困難並沒有難倒“霸蠻”的中株所人。正如他們眾所周知的企業文化12字要求所說的那樣——“由我來辦,馬上就辦,辦就辦好”,中株所的科研人員幾乎是廢寢忘食地投入到IGBT的研制工作中。2010年5月,中株所在英國成立功率半導體研發中心,在這個中國軌道交通裝備制造企業首個海外研發中心裏,集中開發新一代IGBT芯片技術。2013年12月27日,中株所自主研制成功第一款國內最大電壓等級、最高功率密度的6500伏高壓IGBT芯片,技術總體處於國際領先水平,實現了中國在高端IGBT技術領域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2015年,中國自主研發的高功率IGBT芯片首次走出國門,出口印度。從一無所有到無出其右,中株所只用了不到10年的時間。如今,中國IGBT以其穩定的性能、強大的技術優勢和物美價廉的特性在世界市場上開疆拓土,讓世界感受到“中國芯”的強勁脈動!

  “中國動力穀”戰略的推進,釋放了創新能量,引導“株洲制造”向“株洲創造”轉變。

  在推進軌道交通科技城建設上,株洲規劃布局了主機產業園、零部件產業園、新產業園、IGBT應用及電子產業園等5個產業園,集聚了軌道交通裝備產業規模以上企業62家,獲批全國唯一的“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集聚發展試點市”。株洲電力機車、城軌等產品出口世界4大洲70多個國家和地區,電力機車產品占據全球市場的20%,中株所連續5年占據國內城軌牽引系統市場領頭羊地位。不到五年時間,軌道交通裝備產業總產值從不到100億元突破千億大關,成為株洲首個千億產業集群。

  在通用航空城建設上,株洲山河科技阿若拉輕型運動飛機、飛虎無人直升機、羅特威直升機整機下線並實現銷售。高精傳動、中航發動機維修中心建成投產,機場大道、航空大道等項目加快建設。航空產業企業30多家,實現產值過百億元。

  在汽車產業城建設上,北京汽車株洲分公司整車生產突破50萬輛,中車時代電動具備年生產新能源客車整車1萬輛、動力系統總成及關鍵零部件2萬套的能力,打造了國內獨一無二的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條。以北汽、時代電動為骨幹,集聚了160多家汽車整車、零部件及機械加工企業,年產值突破200億元。

  技術創新給株洲帶來的改變才剛剛開始。

  

 

  ▲ 中車株洲所大樓

  理念創新服務城市轉型

  “株洲轉型調結構的決心是非常堅定的。”在談到株洲的創新轉型發展時,毛騰飛擲地有聲地說:“中國動力穀的建設,要打造3個高度:創新發展的高度、開放發展的高度、人才聚集的高度!”

  打造綠色宜居的科技新城,吸引海內外優秀人才前來,提高城市的整體形象,也是株洲建設中國動力穀的重要舉措。

  在人才管理方面,中株所的創新可圈可點。在中株所的企業展覽館,記者注意到一張特殊的表格——中株所職業發展通道與職業發展等級一覽表。在這張表格中,員工的薪酬福利待遇和升職空間被劃分為5個通道,分別是:職業經理通道、專業管理通道、營銷貿易通道、工程技術通道和能工巧匠通道。每一類通道都有自己固定的上升渠道,以能工巧匠通道為例,最高等級的首席制造專家享受的待遇和中株所的領導班子成員級別是相同的。這套科學的晉升體系的建立,有效實現了人盡其才的目的。而在公司裏級別最高的不是管理者,而是科學家。這套體系的效應顯而易見:在中株所1.8萬名員工中,有6000人的科研團隊,這些員工不乏劍橋、牛津、清華、北大的高材生。而更多的名校高材生,也被這裏優厚的福利待遇和科學的晉升體系吸引過來。

  在環境保護上,株洲下了“刮骨療毒”的決心。毛騰飛說:“今年要打一場清水塘老工業區搬遷改造攻堅戰,我們一口氣要關148家汙染企業,剩下5家,明年全部關停,其中還有一家是中國財富500強。”在中國動力穀主體之一的田心高科技園區,環境保護和城市配套服務設施建設一直在推進。田心高科園管委會主任李登崗告訴記者:“我們目前規劃建設2個公園,投資將近20個億,這些公園建設旨在為居民的休閑和生活服務。此外,我們要進一步完善醫療和教育資源的配置。”這一系列措施,在改善環境的同時,留住了人才,也為株洲未來的發展積蓄了力量。

  毛騰飛認為,中國動力穀的建設是一個長期的戰略和布局,絕不能有急功近利的“近視眼”,要有做“百年老店”的耐心與定力。品牌塑造上,以產業為載體,以產品為媒介,加快建設國際一流軌道交通裝備制造基地、國內一流通用航空產業基地、國內領先的新能源汽車基地,推動動力產業集聚,“讓中國動力穀這個品牌享譽全球,讓人們提到株洲就能想到中國動力穀,提到中國動力穀就能想到株洲。”(李建興 田曉明 李有軍 楊俊峰)

[责任编辑:吴梓泳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