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業"匠心精神"之綠色金融:興業銀行"點綠成金"綜合服務綠色企業

2017-12-07
來源:香港商報網

  興業銀行:調研廈門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廠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林彬彬報道:中國金融業監管日趨嚴厲,而隨着准入放寬,跨界競爭更是紛至遝來,商業銀行必須尋求差異化發展以突出重圍。作為內地首家赤道銀行,興業銀行在綠色金融領域率先開跑。最新數據顯示,興業銀行已累計提供綠色金融融資13824億元,融資余額達到6603億元,客戶數超過了9000戶,有望在2020年實現"兩個一萬"的目標。

  中國首家赤道銀行謀綠生金

  日前,由中國銀行業協會組織的"匠心精神高峰論壇"前期調研活動來到興業銀行廈門分行、泉州分行實地調研,圍繞該行綠色金融發展歷程展開座談並對綠色金融業務進行交流。

  十九大報告中提出,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發展綠色金融。作為中國首家赤道銀行,興業銀行可說是同業中的領跑者,早在2006年便率先開辟綠色金融市場,錨定這一戰略並持續加大先發優勢。據其中期發展目標,該行有望在2020年實現"兩個一萬",即綠色金融業務實現的融資余額突破一萬億元,服務的綠色金融客戶數(項目數)突破一萬戶。

  在綠色金融不斷加大投入,興業銀行收獲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興業銀行綠色金融部副總經理巫天曉向香港商報記者介紹說,截至2017年10月末,興業銀行已累計為眾多節能環保企業或項目提供了綠色金融融資13824億元,綠色金融融資余額達到6603億元。綠色金融客戶數達到9201戶;綠色信貸不良率0.26%,資產質量優良,業務覆蓋低碳經濟、循環經濟、生態經濟三大領域。

  巫曉天表示,興業銀行是國內最早探索綠色金融的商業銀行,從2006年在國內首推能效融資產品以來,陸續推出節能減排貸款、碳金融、排污權金融、低碳主題信用卡。2008年10月31日,該行在國內率先承諾采納赤道原則,成為中國首家"赤道銀行",建立全面的環境和社會風險體系,成為國際先進理念在中國的最佳實踐者。改行設立專營機構,構建集團化、多層次、綜合性的綠色金融產品與服務體系,探索出一條集團化的綠色金融發展之路。

  與綠企貼心提供綜合服務

  興業銀行廈門分行綠色金融部林建英總經理介紹了該行在廈門市銀監局、廈門市環保局的支持下創新發展綠色金融業務的典型經驗,調研小組與廈門三達膜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永恒能源管理有限公司等綠色企業進行現場互動交流。

  為助力區域建設和產業升級,破解小企業擔保難、融資難問題,滿足企業的多元需求,興業銀行廈門分行聚焦重點領域、產品創新和全產品鏈運用,針對廈門綠色金融領域有許多輕資本的科技型或小微企業在承接項目時受限于自有資金不足、無法提供擔保的情況,該行大膽進行產品和融資模式創新,通過權益質押,使廈門區域首筆排污權質押貸款落地;通過未來收益權質押,使廈門區域首筆合同能源管理業務落地;同時擴大與擔保公司和保險公司等平台合作,帮助企業進行訂單融資,為眾多的小微企解決了融資難的問題。

  調研小組還實地參訪了泉州安溪青洋風電項目、廈門聯誼吉源環保工程有限公司"廈門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廠"項目,通過調研,詳細了解興業銀行以客戶為導向,根據企業實際困難和需求,創新設計相應產品,以銀行綠色信貸為基礎,綜合運用集團多元化產品,不斷擴展綠色租賃、綠色信托、綠色基金、綠色投資等新的綠色金融業務領域,成為與企業貼心的"綠色金融綜合服務提供商"。

  中銀協谷行業"匠心精神"

  為貫徹落實党的十九大和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引領銀行業更好的服務實體經濟,展現銀行業機構專注敬業打造百年品牌,創造優質產品和服務的匠心精神,中銀協聲譽風險管理委員會自2017年3月正式開啟塑造"匠心精神"宣傳活動。從持久傳承、扶貧攻堅、普惠金融、文明服務、創新產品、精細管理、綠色金融等多個方面向122家成員單位征集銀行業的經典傳承、工匠品牌,共收集35家單位報送的優秀典型。

  中國銀行業協會宣傳信息部主任姜濤在致辭中說,本次調研為"銀行業匠心精神高峰論壇"實地調研的第一站,後續協會將陸續推進多個主題的調研活動,展現銀行業不斷提升服務品質,打造百年金融品牌,踐行社會責任的良好風貌。

[責任編輯:蔣璐 ]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