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史振華報道:2017年12月7日,成都再次入選“2017年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11月12日,在2017中國(國際)休閑發展論壇上,都江堰市榮獲“2017年度中國十大品質休閑縣市”。都江堰市,作為與國寶大熊貓為伴的城市,讓“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尋寶大熊貓”成為全球游客對都江堰市的美好向往。
青山綠水 熊貓樂園
“因堰而名,因水而興”的都江堰市有着得天獨厚的人居環境和生態環境,空氣、水質常年保持國家一級水平,是國家優秀旅游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
都江堰市,位于岷山山系與邛崍山系的交匯區,空間層次異常豐富,為生物的形成生存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同時這里也是大熊貓自然棲息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大熊貓保護與科研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
都江堰市所在的區域是目前世界上亞熱带山地區動、植物資源保存最完整的地區之一,是當之無愧的“大自然的基因庫”。良好的生態和適宜的氣候,讓大熊貓也愛上了這里。它處在大熊貓現代自然分布狹長條狀弧形带的中段,是大熊貓生存繁衍的“天然走廊”。2006年被確定為世界自然遺產——四川大熊貓棲息地的組成部分。
正是因為都江堰地理、自然條件的優越,才擁有了適宜大熊貓生活的氣候和自然環境,才造就了這難得的熊貓樂園,讓國寶們在這里繁衍生息、肆意生長,形成了都江堰山、水、道、熊貓交相輝映的美好畫面。
熊貓歷史 淵源流長
作為大熊貓的故鄉,全球74.4%以上的野生大熊貓分布于四川。新中國成立后,都江堰就建起大熊貓保護實驗站,后來又逐漸發展成了大熊貓保護中心,成為享譽全球的保護、科研、教育基地。
都江堰與大熊貓淵源已久。早在1953年1月17日,一只大熊貓在都江堰玉堂鎮馬家溝被成功營救。這是新中國成立后第一只被救護的活體大熊貓,我國野外大熊貓救護之路由此發軔。1989年5月,在龍池鎮東岳社區四組發現一只大熊貓,經檢查健康狀況良好后,放歸龍池五里坡。
1989年6月,在龍池鎮南岳社區六組營救一只大熊貓,送到了成都動物園救治,並在那里頤養天年。2000年,一只饑餓的野生大熊貓闖進本地農戶家中,恰逢都江堰市申報世界遺產之際,因而被命名為“遺寶”,是都江堰、青城山申報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的形象代言。
2005年7月16日,一只野生大熊貓誤闖都江堰城區轟動全球,它困于河邊的大樹上,都江堰市民用了斷江的舉措拯救它。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盛林1號”,后放歸到它的家園:龍溪—虹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它是迄今為止全球唯一一只野生大熊貓闖進城市的記錄。
2012年4月17日,龍池保護站附近發現一名生病的高齡野生大熊貓,成功救助后命名為“龍龍”,這是都江堰市自1953年來在野外救助的第6只野生大熊貓。2012年12月26日,都江堰市大觀鎮茶坪1組又再次發現一只成年大熊貓,檢查其健康狀況良好,就近放歸;同時也開啟了我國大熊貓野化放歸研究之路,在大熊貓保護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式的意義,都江堰也因此被譽為“熊貓家園”。
熊貓中國 走向世界
目前,70余只野生和人工飼養大熊貓依然生活在都江堰。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熊貓樂園)、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都江堰繁育野放研究中心(熊貓谷)兩個熊貓基地已在此落地並且開放。
未來這里還將建成大熊貓國際生態主題度假區,使全球各地的游客都能有機會與國寶大熊貓親密接觸,都江堰因此成為了全球看熊貓最集中的城市。
不僅如此,都江堰更是全球唯一的“熊貓養老院”,有一群超過26歲(相當于人類近百歲高齡)的特殊“老年人”都在這里頤養晚年。
都江堰還是全球“熊貓外交”的中心,這里生活着擁有百萬粉絲的旅美“海歸”大熊貓—“泰山”、“寶寶”,大熊貓“星徽”“好好”赴比利時、大熊貓“福娃”“鳳儀”赴馬來西亞都從都江堰出發。而且,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先后與美國、英國、奧地利、澳大利亞、日本、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比利時、韓國、荷蘭、印度尼西亞12個國家14個動物園建立了大熊貓科研合作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