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邢寶華報道:12月22日,西青區在天津市政府新聞發布廳舉辦以「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實現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新聞發布會。西青區委副書記、區長陳紹旺向外界釋放重大利好:為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西青區近期出台優化投資服務營商環境20條政策和營造企業家創業發展良好環境的38條措施以及一系列發展舉措,由此在西青投資創業發展的企業將享受包括審批服務、產業發展政策支撐、人才服務等方方面面更加優質、便捷、高效的服務,感受到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心貼心的關懷,獲得更多的投資回報和政策紅利。
陳紹旺說,當前,西青區正深入學習貫徹落實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市委十一屆二次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党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必須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必須把發展經濟的着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我國經濟發展進入了新時代,基本特征就是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推動高質量發展,是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昨天召開的天津市委常委擴大會議要求,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党中央對經濟工作的部署要求上來,以追求質量效益為主線,堅定不移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西青區按照天津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將做好企業家工作、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作為經濟工作的切入點,堅持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踐行 「產業第一、企業家老大」理念,圍繞優化營商環境,實現高質量發展,出台了優化投資服務營商環境20條政策和營造企業家創業發展良好環境38條措施,着力打造良好的政務環境、法治環境、市場環境、人才環境和社會環境。這20條政策主要集中在提高審批服務效能、優先支持產業發展、人才服務、營商環境提升等方面。
在提高審批服務效率方面,通過審批流程再造,西青區將辦理時限在法定時限基礎上壓縮60%以上。同時,通過落實並聯審批、以函代證、容缺後補改革措施,推進聯合驗收,提升審批效率。編制了全區公共服務事項目錄和辦事指南,對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證明和蓋章環節等前置要件一律取消;對可通過天津市統一的行政許可服務與績效管理網絡系統,或者與其他部門信息共享獲取相關信息的,不讓申請人重復提供證明材料。圍繞兩城建設,將建立南北兩個區級行政服務中心,方便企業辦事。
在支持產業發展方面,西青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出台了「支持高端制造創新20條」政策,全年投入2億元支持高端產業和實體經濟發展,對重點行業關鍵領域的企業技術中心、重大科技創新項目以及企業開展智能升級、技術改造、建設智能制造服務平台等方面給予支持。比如:對新型產業技術研究院最高可給予5000萬元的支持,對「有科研人員、有科研場所、有科研經費、有科研儀器、有科研項目」的企業研發機構,采購的高端儀器設備及必要配套設施,最高可支持2000萬元;針對生產技術創新,開展智能升級企業的硬件補助最高可達到1000萬元,軟件補助最高可達到500萬元;針對產品創新,實施單項冠軍培育計划,最高可支持300萬元。
在人才服務方面,出台了西青區 「人才新政25條」,健全完善了投入機制,按照年度財政一般預算支出的1.5%設立人才專項資金,每年的科技、人才專項資金達到了2億元。圍繞建設一支高端領軍人才隊伍和六支重點產業人才隊伍,大力實施創新創業英才「113」計划、杰出創新人才培育計划、企業家素質能力提升計划、專業技術人才「金字塔」培養計划等重點人才工程,對引進的創新創業領軍團隊最高給予3000萬元經費資助,對企業引進的經營管理人才最高給予100萬元購房補貼,對杰出創新人才最高給予100萬元經費支持。每年資助一批企業家參加國內外高層次培訓,對其培訓費用給予50%的補貼。設立西青「引才伯樂獎」,對成功引進「兩院」院士、國家「千人計划」和「萬人計划」人才的機構和個人給予最高200萬元獎勵。對引進「中華技能大獎」「津門工匠」等高技能人才的企業最高給予50萬元引才資助。同時,建立了各級領導干部常態化聯系高層次人才制度,當好貼心服務的「店小二」。完善人才「綠卡」制度,在人才公寓、社會保障、人才落戶等方面提供優質服務,解決人才創新創業後顧之憂,着力打造人才引得進、留得住、過得好的事業港灣、生活港灣、心靈港灣。
在招商引資方面,西青區出台了「招商引資25條」政策,包括支持優質高端產業項目、支持引進實體項目、推動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支持企業引進人才、鼓勵招商引資市場化運作、積極發展總部經濟、鼓勵外貿出口等內容,旨在對促進就業、經濟發展、技術創新貢獻大的項目給予鼓勵支持。如:對于固定資產投資超過5億元的實體項目,根據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貢獻情況,給予不超過固投總額10%的資金支持。對在西青區注冊並納稅的總部項目,給予最高2000萬的一次性資金補助。
陳紹旺表示,在優化營商環境的同時,西青區始終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按照市委「競爭上游」和「上游競爭」的要求,大力發展高端產業和實體經濟。根據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和比較優勢,制定了高端產業發展指導意見和產業指導目錄,明確了各街鎮、西青開發區產業定位,實現各街鎮、西青開發區、園區錯位發展。着力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建立工業用地控制指標,制定了項目准入機制,大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富奧電裝每畝產值2196萬元、電裝空調每畝產值1005萬元,正在建設的瑞能電氣二期項目預計每畝產值達到2325萬元、中芯國際新工廠預計每畝產值達到2063萬元。
西青區始終堅定不移實施項目带動戰略,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工作,不斷增強高端產業發展的活力。今年以來,華僑城北方總部、中鐵十局集團區域總部、正威北方總部等總部項目,法雷奧西門子、富晟李爾、豐益國際等世界500強項目,尚赫、威卡威、法蘭泰克、泰利福等行業領軍企業,共計3226個優質項目落戶,為產業發展不斷注入新的活力。今年以來高端產業和實體經濟發展步伐加快,質量效益顯著提高。新一代信息技術、汽車與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三大主導產業和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快消品等新興產業佔比達到70%,先進制造業稅收佔比達到71%;全年新培育市場主體12367家,增長35%。財政收入實現了中高速增長,1-11月份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1.3億元,同比增長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