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日前,本報記者隨同吉林省委宣傳部長春"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媒體采訪團,深入長春人力資源產業園、興隆綜合保稅區、長滿歐國際貨運班列以及雙陽區中德產業園進行實地調研采訪。在采訪中,記者深刻感受到,深入貫徹十九大精神的長春,人才與對外開放雙雙發力,極大提升了發展質量,正在成為長春振興發展的新引擎。
人才智力助推產業轉型升級
長春市淨月開發區的中國長春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是東北地區首家、全國第九家國家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本報記者了解到,產業園以聚集產業、拓展業態、優化服務、培育市場為主要功能,通過整合人社系統公共服務資源、引入科技孵化眾創功能,匯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搭建大眾創業孵化平台,實現公共就業服務和人力資源配置集約化、專業化和一體化發展。
產業園積極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高度融合,優化形成"四大"服務保障體系,為長春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高質量、可持續的人力資源支持和社會保障服務。據了解,產業園力爭三年內建成"服務長春、惠及全省、輻射東北"的國家級重點人力資源產業中心區。
吉通工業園是長春雙陽經濟開發區中德產業園內的四個工業園之一,也是本次媒體采訪團着重關注的對象。該工業園目前共有10個廠房和4個公司在經營運作。其中的吉林省通用機械有限責任公司的常務副總經理李曉軒介紹說,公司專業從事汽車零部件的生產與研發,整個發展戰略分為三步走,目前已經完成第一步,並且預計在2026年完成500萬平方米工業園的建設,實現銷售收入1000億元的布局,他們的終極目標是打造全球最大汽車零部件研發與生產基地。
李曉軒對記者強調說,他們一直致力于建設"生態友好型體系",將汽車零部件輕量化作為工作重點。輕量化是汽車節能減排的重要手段,而輕量化零部件通過國產化手段降低成本是實現批量應用的關鍵。吉通工業園在中德產業園中起到領先带頭作用,李曉軒表示他們有能力更加有責任為長春乃至吉林的汽車產業的發展带來更大的助力。
打開長春通向世界的戰略突破口
長春作為東北地理中心和東北亞幾何中心,處于 "一带一路""長吉圖"國家戰略的交匯點,是聯合國《政府間陸港協定》明確的中國17個國際陸港城市之一。多年來,長春由于"不沿邊、不靠海、不臨江",沒有出海口和直接陸路口岸,制約了外向型經濟的發展。不過,長春興隆綜合保稅區的設立,"長滿歐"國際貨運班列的開通和常態化運營,打開了長春以至于全省通向世界的"戰略突破口"。
興隆綜合保稅區于2011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是中國第19個綜合保稅區,也是吉林省唯一的綜合保稅區。興隆綜保區形成了四個戰略性平台,即內陸港平台、跨境電商直銷平台、冷鏈物流平台、國外資源加工平台;開通了四條通道,即航空通道、亞歐鐵路運輸通道、海鐵聯運通道、跨境公路通道。本報記者了解到,自2015年7月開通跨境電商貨運包機航線以來,截止至今年10月,興隆綜保區對俄貨運包機累計飛行220架次,跨境電商出口貨物累計貨值達1.6億美元。
在發展中,興隆綜合保稅區着力構建效率最高、政策最優、服務最佳的區域貿易通關平台,實現貿易便利化、投資自由化、金融國際化、產業高端化、治理創新化,加速打造輻射長吉圖、對接東北亞的"中國長春·開放開發核心集聚區"。
作為興隆綜保區的重要鐵路運輸通道,"長滿歐"國際貨運班列是2015年8月開通的全省第一條長春-滿洲里-德國施瓦茨海德的中歐鐵路貨運班列。"長滿歐"國際貨運班列,在班列密度、輻射范圍、境外可到達目的地、服務內容等方面均持續列東線中歐班列之首,居全國中歐班列領先地位。據海關統計數據顯示,"長滿歐"運量佔經由滿洲里出入境的東線中歐班列總承運量的30.26%,預計到年底突破3萬標箱,貨值超10億美元。另據了解,"長琿歐"干線從已從設計規划階段進入組織實施階段,預計明年春節前投入試運行。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