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大城复兴势如虹

2018-01-11
来源:湖北日报

  图为:日新月异的武汉两江三岸。(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魏铼 宋枕涛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蔡朝阳 李墨

  昨日,2018武汉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为这座城市拼搏赶超的2017写下句点。同时,也开启了大武汉复兴新的征程和篇章。

  刚刚过去的2017,复兴大武汉新征程豪迈起步,“三化”大武汉建设恢弘展开,创新发展气势强劲,十件实事全面完成,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全省实现由跟跑到领跑……

  V型反转!动能转换经济新常态下,武汉顶住周期性下滑压力,GDP预计锁定1.34万亿元,逆势增长8%!

  这是1000万武汉人不平凡的2017。

  这一年,武汉打了一场“工业翻身仗”。

  新增千亿产业1个、百亿企业3家,东风本田成为首个千亿单体企业。

  工业投资增长逾12%。武汉天马6代线、上汽通用二期等271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建成投产。

  584个开工项目,在两江三镇形成昂扬气场,创下总投资7030亿元。三大国家级开发区引擎轰鸣,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该市45%。

  这一年,“四大资智聚汉工程”,让举国目光,聚焦在“武汉时刻”。

  百万校友资智回汉热潮涌动,签约项目总投资达1.3万亿元,占该市占招商引资总额50.4%。

  依托招商引资“一号工程”,武汉招商引资签约总额达2.58万亿元,为2016年的7倍。实际到位资金8227亿元,均创历史新高。

  “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向百万年轻人发出城市邀请函。

  落户、住房、收入、就业——

  面对年轻人的4大顾虑,武汉在全国率先实行大学生落户“零门槛”;率先提出让大学毕业生以低于市场价20%买到安居房、租到租赁房;率先出台大学毕业生指导性最低年薪标准。

  2017年,大学毕业生留汉就业创业达30万人,是2016年的2倍。新落户大学生14.2万人,为2016年近6倍。

  这一年,武汉新经济迎来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期。

  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一批经验做法在全国得到复制推广。

  小米科技、科大讯飞等25家知名企业扎堆武汉,形成独特的“第二总部”现象。

  四大国家新基地建设,将武汉新经济带上新的增长极。国家存储器基地第一工厂提前封顶;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火箭总装总调中心等项目开工;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在建项目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国家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基地吸引东风新能源、吉利汽车芯片等大项目落户。

  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年产值(营业收入)增长均在17%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净增千亿元。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

  这一年,武汉开创性提出“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的行政审批“三办”改革。

  50%的审批服务事项实现“马上办”,45%事项实现“网上办”,80%事项实现“一次办”。各事项办理时间平均压缩了10.6天。

  营商环境和创新创业生态的改变,令武汉迎来干事创业的黄金时代。

  一年间,武汉新增市场主体18.17万户,同比增长24.4%。市场主体总数首次突破百万户。

  随着新民营经济在全国的率先提出,武汉民间投资由2016年的负增长10.3%,跃升为正增长6%,招商引资民企到位资金达4339亿元。一正一负间,是16%的历史性跨越。

  这一年,湖北自贸区武汉片区挂牌。城市经济外向度,开始同步全球时间。

  仰望蓝天,7条国际新航线空中直达悉尼、圣彼得堡……洲际全货机航线首次开通,国际及地区旅客吞吐量继续保持中部第一;中欧(武汉)班列率先开通“天天班列”,回程班列实载率居全国中欧班列之首。

  鸟瞰口岸,武汉新港空港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营,铁路汽车整车进口口岸获批,阳逻国际港进口肉类指定口岸投入使用,天河机场进境水果指定口岸获批运营。去年,武汉完成口岸货运量1200万吨,增长10%以上。

  寒冬时节,漫步东湖绿道,听碧波拍岸,眺层林尽染;穿梭中山大道,抚百年弄堂,忆租界时光。

  从机场T3到航运中心,从外环东扩到四环绕城,城市建设的“筋骨脊梁”,每天不一样。

  治堵、治霾、治水,顺的是民意;经济建设不忘养老服务,从的是民心。

  这一年,依江而生的武汉,勾勒全新的长江主轴,围绕主城区长江段,集中展示长江文化、生态特色、发展成就和城市文明,打造世界级城市中轴文明景观带。同时,打造未来城市样板的长江新城,谋划“国际化”大武汉。

  这一年,武汉城建投资2361亿元,再创新高。天河机场T3航站楼、汉南通航机场、阳逻国际港铁水联运工程、沌口长江大桥、武深高速武汉段、机场快速路改线等一批重大工程投入使用。

  这一年,武汉交通建设大提速,轨道交通通车总里程达237公里,占公共交通客运量比例达38%。常规公交、无轨电车、地铁、城铁、轮渡、公共自行车(共享单车)、有轨电车和BRT快速公交等8种公共交通工具,让老百姓绿色出行,贯连江城。

  这一年,武汉治水,“江湖”兼修。

  以“四水共治”为抓手修复长江生态,实施治水项目347个。城市综合防洪体系不断巩固,城市排涝能力提升50%。昔日“水忧”,迈向“水优”。

  东湖核心区域水质提升到III类,为40年来最好水平。73.3公里东湖绿道二期,与一期扣环成网,总长达102公里,成为江城靓丽风景线。

  城湖相融、山水相依,舒展百公里生态走廊。

  这一年,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解决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办好了。

  取消“九桥一隧一路”ETC车辆通行费,每年可为武汉市民及企业节约10多亿元。

  城市发展的车轮,永远在时光的新旧交替中,一往无前。

  此时此刻,武汉新的城市梦想,不仅是在全国乃至全球城市发展格局中谋求新定位,更进一步明确了到本世纪中叶,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间轴上,复兴大武汉的时间节点和使命任务。

  不平凡的2017,我们与武汉携手走过。

  值得期待的2018,我们在复兴大武汉的伟大征程中并肩前行。

[责任编辑:蒋璐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