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唐勇平、李銀明報道:2月2日,記者從2018中國(華容)芥菜大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8中國(華容)芥菜大會將于2018年3月17日至19日在湖南華容縣舉行。目前,華容芥菜種植面積達22萬畝,以芥菜為主的加工企業39家,華容縣為統一、康师傅兩家知名方便面企業提供了60%的風味酸菜包,華容芥菜的系列產品還遠銷東南亞和歐美部分國家,農產品加工銷售總產值達到43億元,實現了種植、加工、銷售融合發展,芥菜成了很多美麗鄉村示范點的主導產業,也是多個貧困村貧困戶脫貧摘帽的主要門路,有力助推脫貧攻堅。
華容縣委副書記、縣長陶偉軍介紹,華容縣力爭通過5年的努力,全縣芥菜種值面積擴大到30萬畝(其中標准化生產基地達到5萬畝以上),規模以上加工企業達到50家,带動整個食品加工企業發展,總產值達到300億元。2018年,華容將完成總投資10.8億元、建設國家級芥菜產業園。
華容縣地處北緯29度,北枕長江,南瀕洞庭,是長江入湘第一縣,蒙華鐵路入湘第一站。地處洞庭湖沖積平原腹地,屬長江中游氣候大區,這里光照充足,雨量適度,溫暖濕潤,土壤肥沃、氣候條件非常獨特。糧、棉、油、魚、菜等農產品產量穩居全國或全省前列。已有8種農產品獲“中國地理標志農產品”認證。國務院曾經在這里召開“全國四級農業科學實驗網經驗交流大會”,近年來還被評為“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
據了解,華容縣的芥菜種植歷史悠久,最早始于魏晉時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據《龍行天空乾隆與江南》記載,乾隆江南巡視時偶然品嘗華容芥菜,感覺味美爽口,回宮后又用醃制的芥菜治好了太后的厭食症,于是諭湘布政司,將華容芥菜作為禦膳之貢品。
華容芥菜是優良生態、造化鐘靈的自然產物,是精工技藝輔以傳承創新的人文結晶,秋播冬生春收,生產期不使用農藥,綠色安全,是華容縣特色農產品。全縣芥菜種植面積中,已有18萬畝通過了無公害產地認證,新鮮芥菜顏色翠綠,質地脆嫩,略带辛味,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C和硒等營養元素。加工后色澤淡黃,微酸爽口,生津開胃。芥菜加工采用與中國農科院共同研發的乳酸菌發酵技術,激發芥菜自身豐富的活性乳酸菌,每毫克芥菜乳酸菌數達到六億以上;獨創的二次發酵工藝保證芥菜營養保鮮,嚴謹的三次醃制方法延長芥菜產品品質期限,嚴格的產品三大檢測,確保了芥菜加工產品的質量安全。
華容芥菜是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和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現有1個中國馳名商標、9個湖南省著名商標。2015年全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為8.77億元,居全國蔬菜類第9位,湖南省第1位。2016年獲評湖南十大農業品牌;2017年獲評中國百強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華容芥菜生產地成為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湖南省現代農業十大產業聚集區。
華容發展芥菜產業在脫貧攻堅中發揮了突出作用。華容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黎華平在回答香港商報記者提問時介紹,2017年,全縣芥菜產業吸納的從事生產加工、銷售、運輸的農民達到6.8萬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近萬人。一般菜農畝平可實現收入3000元。作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畝平收入還要高一些。這主要是華容縣圍繞芥菜產業扶貧,建立了“企業十基地+農戶”的帮扶模式,對貧困戶實行了“三包一優先”,即包免費提供種子、包免費技術培訓、包產品市價收購,實行貧困戶勞動力優先進廠務工。其中,華容縣梅田湖鎮華順蔬菜專業合作社為例,公司現有產業基地5000余畝,入社貧困戶58戶、210人。2017年,僅芥菜種植一項,就為貧困農戶人均增收800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