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史振華報道:1898年3月5日,周恩來總理出生在歷史文化名城——江蘇省淮安城內駙馬巷住宅里。今年3月5日是周恩來同志誕辰120周年紀念日。作為後人,我們重溫周恩來,不僅僅是一種緬懷,更重要的是一種責任、一種使命。
早春二月,草長鶯飛,楊柳拂堤……在這樣一個美好的季節里,我們走進一位非常受人尊敬的已故老紅軍的家,他的名字叫管開智。管開智從延安時期到建國初期,一直工作在毛主席、周總理、朱總司令身邊。在管老夫人易瑤先女士的追憶下,戰爭年代那輝煌燦爛的崢嵘歲月一幕幕浮現在我們的眼前……

解放初期的管開智和易瑤先老人

易瑤先老人近照
總理題詞激勵一生
“努力學習,積極工作”。 這是目前已知周恩來總理建國後的第一次題詞,是1949年10月20日寫給管開智的。每當想起那些歲月,易瑤先女士總是心潮澎湃,思緒萬千,懷念之情在胸中激蕩……

周恩來給管開智的親筆題詞
管開智,曾在朱德總司令身邊擔任10年的貼身警衛。新中國成立後,遵照朱總司令的安排,南下西南參加地方政權建設工作和征糧、剿匪工作。在離開總司令、離開中南海時,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劉少奇副主席、周恩來總理、都分別給他親筆題詞。其中,周恩來總理題詞勉勵他:“努力學習,積極工作”至今一直激勵、鼓舞着他……

中南海時候的管開智同志(侯波 攝)
易瑤先女士回憶說,雖然歷經“文革”的沖擊,管開智老先生一直將周總理的題詞珍藏在身邊。“文革”結束後,她和老伴管開智一同來到中南海,把這珍貴的題詞呈給鄧穎超大姐看,鄧大姐激動地掉下了眼淚:“小管,這真是太難能可貴了。撤出延安時堅壁清野,特別是在‘文革’中,很多歷史資料我們都沒能保存下來,太謝謝你啦!”

周恩來總理送給管開智的照片(周恩來和鄧穎超在西柏坡)
管開智曾說:“軍人的職責,在于服從命令;軍人榮譽表現在忠誠領袖,勇于犧牲,忠誠于党,忠誠人民,赴湯蹈火在所不惜。”正如同許多從戰爭走過來的優秀軍人一樣,他一生忠誠、一世勇敢,一生一世腳踏實地、無怨無悔。

晚年的管開智同志
大江流日月,歲月傳古今。易瑤先女士說,我們對周總理有無限的崇敬和深切的懷念。他把一生獻給了中國人民的解放和建設事業,崇高的理想、堅定的信念、鞠躬盡瘁的精神,無處不閃爍着周總理思想和品質的光輝,就像太陽永遠溫暖着人間!我們一定按照周總理“努力學習,積極工作”題詞的要求去做,也要求子孫這樣去做。
朱總司令貼身好警衛
紅軍傳統,延安精神,首長的光輝典范,部隊的優良作風,軍人的堅強意志,教育和培養了千千萬萬的優秀戰士。管開智就是其中的一例典范。1938年起,無限忠誠,機智勇敢的管開智由中央警衛營(中央警衛團前身)調到朱德總司令身邊擔任朱老總的貼身警衛,一干就是十年。最使他終生難忘的是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時,他和毛澤東的貼身警衛賀清華因工作的特殊需要有幸隨同毛主席、朱總司令登上天安門城樓。這是對他的最大信任,也是最大的鞭策和鼓舞,這份榮譽伴隨着他把一切獻給党。

朱德總司令在聶榮臻司令員陪同下到前線白洋澱視察。照片中戴草帽、手持獵槍者,從左至右為朱德總司令和聶榮臻司令員。後排中間穿軍裝站立者為朱德總司令貼身警衛管開智。
易瑤先女士回憶說,朱德總司令和其他開國元勳一樣,他的心伴隨着共和國歷史的脈搏一起跳動,他的豐功偉績與共和國的創立和發展一起寫就,他的偉人風范與共和國的豐碑一樣閃光。管開智作為朱德總司令從延安時期到建國初期的貼身警衛員,可以說自己對這位受到全党、全軍、全國人民廣泛愛戴的人民英雄是知人知心,對他卓越的軍事才能、領導藝術和治國安邦的雄才大略,對他常人所不及的平淡品格、平民作風、平實風范是刻骨銘心,終身難忘。
深厚的領袖與士兵情意
“歡迎到我身邊來工作,我們一起保衛党中央、保衛毛主席。”朱德總司令的一席家常話情深意長…… 管開智曾回憶當年和領袖們並肩作戰的歲月,倍加思念那種融洽的官兵之情、軍民魚水之情。
易瑤先女士說,在新的歷史機遇期、新的發展起點上,回首思量毛主席、周總理、朱總司令的親筆題詞,倍感到毛主席的高瞻遠矚,倍感到周總理、朱德總司令的意蘊深厚。“前進”讓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繁榮昌盛。“努力學習、積極工作”才能無愧人民的期待、歷史的選擇。只要我們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永遠長征,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時代,創造我們這一代共產党人的新輝煌,我們党就一定能向歷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優異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