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官網 > 貴州 > 本地新聞

魏樹旺:打造鄉村振興的遵義樣板

2018-03-07
來源:香港商報網

遵義市市長魏樹旺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張涵坤、許入介、黃慶松報道: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農林牧漁業和種業創新發展,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和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全國人大代表、遵義市市長魏樹旺認為,遵義的實踐符合中央的要求。

  近年來,遵義市堅定不移走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發展之路,徹底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不斷為全國人民提供更多的優質綠色農產品。2017年,全市實現農業總產值700億元,增加值突破400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30元,增長10.1%。

  魏樹旺表示,遵義能有這樣的發展,一是調出了新產業。在“優”、“特”、“精”做文章,堅持什麼賺錢就種什麼、什麼賺錢就養什麼,因地制宜、長短結合大規模調整農村種養結構,2017年玉米種植面積下降10.7%。巩固發展200萬畝茶葉、200萬畝辣椒、200萬畝中藥材、200萬畝商品蔬菜、200萬畝花卉苗木和250萬畝方竹。2017年,高效經濟作物覆蓋了80%以上的農村人口。

  二是調出了新主體。按照“強龍頭、創品牌、带農戶”的思路,在招商引資中注重引進種養加、產加銷一體的農業龍頭企業,鼓勵返鄉農民工就地發展產業,大力推廣“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積極引導和支持龍頭企業、家庭農場、種養大戶圍繞產前、產中、產後各個環節,發展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等合作社,加強面向小農戶的社會化服務,加快培育新型經營主體,不斷把小農生產引入大市場。目前,全市共培育了市級以上產業化龍頭企業624家、農民專業合作社7800多家。

  三是調出了新模式。遵義始終堅持農業園區化、園區景區化、農旅一體化,大力推進農業產業組織化、規模化、集約化發展,全面加快產業園、科技園、創業園、觀光園建設,已建成縣級以上農業園區170個,湄潭國家級現代農業園正式獲得國家批准建設,成功打造了130多個農旅、農林、林旅一體化示范點,鄉村旅游年接待游客達600多萬人次。

  四是調出了新業態。遵義始終按照高質量的要求發展優質農產品,突出綠色生態、安全有機、營養健康的優質農產品特征,從生產、流通、上市各環節,用好大數據和農業生產、經營、加工、流通服務的融合,大力發展農村電商、冷鏈物流、倉儲快遞等新興業態,促進農業由增產向提質轉變、由“為吃而生產”向“為賣而生產”轉變、由賣原材料向賣優質產品轉變,使遵義的優質綠色農產品不斷佔領省內市場、打入省外市場、走向國際市場。目前,全市共培育鄉村電商服務點1275個、網店1600多家。

  五是調出了新動能。遵義始終堅持嚴守土地集體所有權不能變、耕地紅線不能動、農民利益不能損的原則,積極穩妥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動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推進房地一體的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權確權登記頒證,促進金融、技術、人才等資源要素“上山下鄉”,充分激活主體、激活要素、激活市場,不斷讓農村沉睡的資源醒過來、讓各類分散的資金聚起來、讓農民增收的渠道多起來,通過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在農業產業上來一場革命,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大家向往的樂園。

[責任編輯:肖靜文 ]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