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达州达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郭亨孝
【香港商报网讯】记者梅超报道:3月8日上午9时,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在驻地举行全体会议,会议向中外媒体开放,50多家中外媒体130多名记者到会旁听。在随后的代表发言环节,13位代表先后发言,表示赞成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并结合实际提出意见建议。
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达州达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郭亨孝在会上发言时表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用"六个五年"来概括取得的成绩,用"九个坚持和着力"总结了主要经验和做法,感受很深,关于2018年工作安排,在预期目标和正确取向上完全符合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的精神,以及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九个方面的具体工作部署,重点突出、科学可行,措施有力,通篇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
郭亨孝代表说,过去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因素和多重压力,四川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川人民砥砺奋进、拼搏实干,各项事业均取得了新的更大成就。经济总量突破3.7万亿,跃升至全国第六位。三次产业结构实现了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农村贫困人口从750万减少到171万,贫困发生率从11.5%下降到2.7%等等,治蜀兴川迈上新台阶。
"达州坚决贯彻落实四川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近年来与全省一样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郭亨孝代表说,一是经济全面复苏快速增长。全市GDP从2015年3%的增长提升到2017年的8.2%,规上工业由2015年的低增长提升到2017年的9.6%,其他各项指标增速均进入全省十位以前。
二是结构优化,质量提升。钢铁、煤炭、化工等传统产业去产能、调结构开始见效,新材料、电子信息、设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增速达到12.3%至31.8%,五大新兴先导性服务业加快发展。
三是脱贫攻坚取得圆满成效。2016、2017两年实现脱贫规划,460个贫困村退出,27.84万人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至3.1%。大竹县异地扶贫搬迁"双靠近三融合"(即:安置点向产业靠近、产业向安置点靠近;"点"镇、"点"园、"点"业"三融合")做法得到中央领导肯定。
四是城乡基础条件逐步提升。高速公路已建5条,在建两条,铁路已建5条,新建3条。达州机场开建,并将于2019年底建成投运。成南达等两条高铁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区域交通枢纽逐渐形成。
五是环境整治成效显著。去年以来,达州长时间整治生态环境,主城区空气质量达标率88.3%,同比上升8.5个点,PM10和PM2.5平均浓度同比分别下降8%和10%。
"达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较好成效,既是认真学习贯彻新发展理念、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结果,也是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注重调查研究、系统谋划、科学决策和精准施策的结果。"郭亨孝代表说,作为一名来自地方的全国人大代表,回去后将认真传达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在思想方法上做到四个更加注重:即更加注重在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去谋划区域发展;更加注重将达州发展置于成渝经济区和川东北区域发展中去定位;更将注重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防范重大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相结合;更将注重系统思维以"组合拳"方式统筹推进各项改革和发展工作。
"在工作安排中将做到''五个更加突出'"郭亨孝代表说:
一是更加突出高质量发展。不追求没有质量和破坏生态环境的GDP,在提升质量中求速度,在速度增长中保质量,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结构调整和质量提升。
二是更加突出脱贫攻坚。今年确保四个贫困县摘帽、319个贫困村退出、15.07万人脱贫目标任务完成。市本级新增投入重点支持30个深度贫困村加快脱贫退出步伐和力度。
三是更加突出环境治理。重拳治标,切实抓好散乱污企业、畜禽养殖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治理;重手治本,全面启动垃圾发电新建、扩容和全市城乡污水处理等基础性项目建设。
四是更加突出乡村振兴。对已建新农村综合体和新建异地扶贫搬迁,按照乡村振兴要求进行提升,打造一批引领示范点,引进正邦集团等知名龙头企业,着力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把达州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
五是更加突出城市结构功能的优化。围绕2020年建成"双130"城市目标,加大旧城棚户区改造力度、疏解老城公建和商贸,大力推进"五桥六路七大新区"建设,绿化美化人居环境,加强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将达州建成川渝陕结合部吸引力和带动性强的区域中心城市。
郭亨孝代表在会议上还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建议加强国家出台的《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和国家能源局批复达州创建"国家天然气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区"系列政策措施落实落地;二是建议国家和省上在重大交通建设、重大产业布局、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合作等方面给予达州更多的支持和倾斜,巩固和发挥达州联动川渝陕和四川东出北上"桥头堡"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