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官網 > 湖南 > 聚焦省廳

專訪鄭建新:衡陽高起點謀划高質量“換道超車”戰略

2018-03-13
來源:香港商報網

全國人大代表、衡陽市委書記鄭建新。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唐竟淳北京報道:3月11日,根據全國兩會新聞中心的安排,全國人大代表、衡陽市委書記鄭建新,在全國兩會新聞中心第一采訪室,接受了香港商報記者的專訪。衡陽作為全國26個“老工業城市”之一,面臨着比其他城市更加迫切的轉型升級、新舊動能轉換等問題。采訪中,鄭建新首先提出了他思考的兩個問題:新舊動能轉換支點在哪?科技創新的難點在哪?鄭建新指出,如果一個城市的支柱產業,總必須跟着別人後面走,哪怕是實現了“彎道超車”, 也必將是創新力不夠充分,最終“不可持續”。因此,我們要適應新時代,擁抱新時代,就必須用創新的思維,實現高質量的“換道超車”。

  衡陽經濟謀求“換道”發展

  鄭建新介紹,近年來衡陽大力振興實體經濟,並于2017年啟動了實施振興實體經濟的“3311”工程,力促工業原地倍增,初步打造了包括有色金屬產業、軍民融合產業、先進制造產業在內的三大千億級產業集群。其中,位于常寧的水口山已建成百億銅鉛鋅產業基地,並引進了香港泛亞綠洲的銅杆項目,率先形成了產值逾1000億元的銅產業集群。

  此外,衡陽狠抓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已全部關停“地條鋼”生產企業,退出煤炭落後產能51萬噸,處置國有僵屍企業5家,累計為企業減負35億元。

  鄭建新說,實現高質量發展,實體經濟是主體,改革、開放是重點。衡陽從招商引資、對外貿易、對外交往發力,打造以衡陽綜保區為核心的內陸開放高地,不斷加快南岳機場建設航空樞紐的步伐。此外,還努力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特別是以“中國制造2025·長株潭衡試點示范城市群”建設為抓手,重點通過科技創新、技術孵化推動智能制造產業的發展。

衡陽市委書記鄭建新代表在全國兩會新聞中心接受本報專訪。

  得天獨厚積極“擁抱”粵港澳大灣區

  鄭建新表示,招商引資是衡陽謀求發展永恒不變的主題,我們將充分發揮發揮臨鐵、臨空、臨港優勢,重點依托南岳機場,積極開拓港澳及海外航線,建設湘南首家國際機場。同時,突出招商引資“第一菜單”,着力圍繞打造產業集群、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精准招商選資。此外,大力打造以衡山科學城為主戰場的科技創新高地,建設以衡陽綜保區為核心的內陸開放高地,不斷加深產學研結合,為企業來衡之後的發展提供動力。

  數據顯示,2018年春節黃金周,衡陽的游客量居全國第一,其中粵港澳佔比不小。鄭建新坦言,旅游亦是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衡陽正謀划“旅游強市”大戰略。十三五期間,將重點抓好10個省級重點旅游項目,100個市級重點旅游項目,完成項目總投資1000億元,並牽頭健全大湘南旅游聯盟,建立線路共建、游客互送、發展共享的運行機制,打造“以南岳名山、衡陽名城、湖湘名人、湘江名水為特色的湖湘文化國際旅游目的地”。

  鄭建新強調,衡陽高鐵到達深圳只需兩個半小時,每天有32個車次,高鐵到達廣州僅一小時四十分鐘,每天多達74個車次,與其他粵港澳城市基本能夠實現“3小時生活圈”,吸引粵港澳大灣區及海外地區游客來衡,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我們將把粵港澳大灣區及海外地區游客作為旅游發展的突破口和增長極來抓,積極引導游客游在衡陽、客商投在衡陽。”

[責任編輯:吳梓泳 ]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