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工廠亮相莞厚街紡織鞋材制衣機械展

2018-03-27
來源:香港商報網

盡顯滄桑的老舊款縫紉機引客商關注。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冷運軍報道:27日,2018中國(東莞)國際紡織制衣工業技術展、華南國際縫制設備展、中國(東莞)國際鞋機鞋材工業技術展在東莞市厚街鎮廣東現代國際展覽中心舉行。據組委會介紹,是次展會共有中國、日本、美國、德國、瑞士等國家地區的450家企業參展,競秀全球頂尖紡織制衣鞋機鞋材生產設備、技術。其中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環境保護署及生產力促進局聯合執行的“清潔生產伙伴計划”亦在現場參展,制造業企業申請清潔生產伙伴計划資助最高可獲33萬港币補貼。

現場客商交流新型縫紉機械性能信息。

  “黑科技”改變傳統產業生產模式

  是次展會規模40000平方米,參展企業450家,主要來自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以及日本、德國、意大利、美國、瑞士等國家,包括金輪、銀箭、志昌、大族粵銘、金傲宇、大豪科技、鮑麥克斯等縫紉設備、繡花及激光設備、鞋機鞋材設備、自動化工控設備及眾多相關配套的自動化設備、整燙設備、面輔料企業也將同台競技。

  紡織制衣制鞋是勞動密集型傳統產業,近年來用工成本上漲致使產業升級加速。組委會透露,是次展會展出的“黑科技”——慈星推出的全成型電腦橫機,則只要一根紗線進去,約半小時後就有一件衣服出來,全自動化生產,實現“天衣無縫”生產,好比3D打印。據悉該類設備只要是能制成絲狀的材質都能織,衣服式樣、圖案、大小、設計师的創意、顧客的個性化通過電腦編程轉化,一個小時左右就能穿在身上,是工業4.0時代的“量體裁衣”。

  此外,物聯網智能工廠成為展會引發業界關注的一大亮點。“從數據到成品,整個過程最快可能只用半小時,工業4.0時代工廠可以零庫存,實現個性化定制。”組委會相關負責人分析認為,當下紡織制衣制鞋行業生產設備、技術的發展已相當成熟,如何讓人和機器更好地發揮作用,工廠必需在軟件上大作文章,物聯網智能工廠將成發展趨勢。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參展推廣“清潔生產伙伴計划。

  “一带一路”沿線12國組團觀展采購

  今屆展會展覽面積、參展企業分別相比去年增加14%和20%。“這是因為隨着國內用工更加趨于緊張,紡織制衣鞋機鞋材產業對于設備的需求更加迫切,同時,轉移到東南亞的企業,以及當地企業,會選擇到東莞采購設備、材料。”展會辦方廣東訊展會議展覽有限公司總經理盧楚彬透露,國內鞋機鞋材行業的產能不一定上升,廠商對生產設備、材料的需求卻在升級,同時,由于國內設備在質量、價格上十分具有競爭力,東南亞國家的工廠也紛紛前來觀展、采購,其中,越南、印尼、泰國、馬來西亞、柬埔寨、緬甸、印度等12個“一带一路”沿線國家的領事館組織企業赴會參觀采購,展會國際化程度進一步提高。

  據悉,紡織制衣制鞋行業的上述發展新趨勢,也引起了各方的密切關注。今屆展會,包括一批“中字頭”行業協會在內,相關合作行業協會增至27家,如香港衣車協會今年將再次組團參展,並加強與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的合作,積極推進“清潔生產伙伴計划”。同時,買家團的數量增至50家,江西、廣西、湖南、湖北、江蘇、福建等省外地區的大批買家現身展會。

  本港“清潔生產伙伴計划”助力廠商轉型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亦在展會現場推介“清潔生產伙伴計划”。據香港生產力促進局項目主任鐘浩瀚介紹,“清潔生產伙伴計划”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環境保護署聯通廣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局于2008年共同啟動,旨在鼓勵和協助位于香港及廣東省的港資工廠采用清潔生產技術和作業方式。目前,該計划已由最初的香港及珠三角地區放寬至香港及整個廣東省地區,服務對象為港資企業或是有一名港人股東的制造廠商均可申請,該計划可為制造廠商在節能降耗、污染物排放、生產效率等方面改善提升,獲准廠商可獲得項目耗資的90%補貼,最高不超過33萬港元。從2008年至今,共有幾千家粵港兩地的廠商獲准進入“清潔生產伙伴計划”。

[責任編輯:吳梓泳 ]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