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官網 > 湖南 > 優質園區

北大“北斗”研學基地將落戶 洪江古商城憑什麼這麼牛?

2018-04-24
來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唐學偉報道:在“中興事件”發生后,國人意識到,我們必須要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核心產品,因為高科技產品,離開了核心技術產品,也就缺乏核心競爭力。

  而與此同時,我國首屆“數字中國峰會”在福建召開。這二件事都非常明確地給我們一個啟示,那就是,十九大提出從高速發展到高質量發展的新戰略意義深遠。

  “北斗杯”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牛在哪里?

  4月21日至23日,北京大學數字中國研究院院辦副主任、“北斗杯”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組委會常務副秘書長唐雙全一行來湖南考察,就打造數字湖南、院士工作站和培育數字核心技術創新企業、數字教育體系、“北斗杯"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等方面的合作在長沙和懷化進行深入考察。 據悉,“北斗杯”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BD-CASTIC)是衛星導航領域高層次、高水平、大規模的科技創新賽事,也是中國衛星導航學術年會(CSNC)科普活動重要內容之一。

  大賽于2010年由教育部科學技術司、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共青團中央學校部、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聯合主辦,教育部衛星導航聯合研究中心、北大數字中國研究院承辦。 至今大賽已成功舉辦九屆,並設立了北航、北郵、西電、人大附中、北航附中等全國數百所大學、中學“北斗科創基地校”;大賽國際賽區參賽的國家有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

  2016年針對全國初中生和小學生啟動了“北斗領航夢想”科普活動,實現了從小學到大學的全覆蓋。再看看大賽的評委,就知道“北斗杯”的份量了。全國總決賽獎項審定委員會有: 孫家棟院士、沈榮駿院士、李濟生院士、譚述森院士、劉經南院士、楊元喜院士、萬衛星院士、王禮恒院士、王育竹院士、艾國祥院士、葉叔華院士、呂達仁院士、劉永才院士、莊釗文院士、許其鳳院士、許厚澤院士、李天初院士、李建成院士、閔桂榮院士、張錫祥院士、張履謙院士、陳俊勇院士、范本堯院士、羅東進院士、黃培康院士、曹沖研究員、戚發軔院士、粟戎生研究員、童志鵬院士…這樣的陣容,可謂“院士集群”。建立“北斗科技研學基地”是貫徹落實教育部等十一部委《關于開展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活動的意見》 精神的重要舉措。

  為什麼首選洪江古商城?

  那麼,北斗杯在湖南設立的首個集科教旅游于一體的研學基地,為什麼選在洪江古商城?唐雙全表示,這里文化厚重,尤其是“創客文化”濃厚,而且有山、有水、有古城,是不可多得的科教、旅游的研學“尋寶”基地。 眾所周知,洪江歷史悠久,自古為驛站、商埠,明清時期就成為了煙火萬家的巨鎮。用經濟學來觀察,用現代的語言來表達,如果沒有“創客創新”的撬動,它何以能成中國大西南地區經濟、文化、宗教中心,又怎能有“小重慶”“小南京”“小香港”之美稱?

  到過洪江的游客可能都會知道,現洪江城區保存着明、清、民國時期一座完整的古商城,有如一幅直觀明、清、民國社會市井全貌的“明清上河圖”,是我國近代商業發展的一個標本,也是我國保存最完整、內容最豐富的古城之一,被有關專家譽為“中國內陸地區資本主義萌芽的活化石”,極具歷史文化保護和旅游開發價值。中國最早的絲綢之路是3000年前商代開始的水上絲綢之路。其路線是四川的物資經長江轉入酉水,經酉陽、秀山進入沅陵(古黔中郡府地)的沅水,在湘西洪江換苗船經貴州黃平(古且蘭國舊址)到達清水江的源頭,再換馬帮進云南、入緬甸或越南,最后經由陸路或印度洋抵達西域(《尋找失落的中華文明:海上絲綢之路從古黔中起航》)。得天獨厚的水運條件使洪江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大西南重要的驛站和繁華的商埠。 打造研學+創客+扶貧的創新空間 與北京大學數字中國研究院一同來洪江考察的國防科技大學、湘潭大學、萬嬰教育集團的师生代表和投資文旅產業的企業家代表都表示,願意結合北斗研學基地,共同在洪江古商城打造研學+大學導师+藝術家+扶貧+大學生創客的“創新空間”。如此一來,有利于實現集培養中小學生科技創新精神,傳播中華傳統文化,推進文化、旅游、科技相融合發展,從而再現洪江古商城的輝煌。

[責任編輯:程向明 ]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