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米:深耕品牌化 走向高端化

2018-05-07
來源:香港商報網

   「你們是品牌」,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年全國「兩會」期間參加吉林代表團審議時為吉林大米「點贊」,已然決定了吉林大米的品牌高度。

 
  由此高度出發,吉林大米品牌化、高端化戰略啟動實施。一年來,吉林大米「好吃、營養、更安全」的整體形象樹在了消費者心中,吉林大米的文化內涵烙在了百姓的心上,成為吉林省農業產業響當當的「白金名片」。
 
  吉林省糧食局局長韓福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吉林省打造吉林大米品牌,旨在推動吉林大米由數量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使企業增效,並带動農民增收。「截止到目前為止,吉林大米的直營店在全國有將近500家,一線城市商超專櫃有3000多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喜歡吉林大米、消費吉林大米。」
 
  質量是核心競爭力。為了解吉林大米的高端質量,記者隨聚焦「吉林大米」品牌境外涉外媒體采訪團來到田間地頭,走進大米企業,探秘其品牌之路。香港商報記者 冀文嫻 馬力
 
  1.創新發展模式 「查干湖大米」整體突圍
 
 
  松原市位于吉林省中西部,松嫩平原南端。在這片肥沃的土地上,有着一個響亮的大米品牌--「查干湖大米」。「查干湖大米」產自吉林省查干湖大米生態群落保護區,該保護區是全國首個大米生態種植保護區,地處查干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位于北緯45°--世界糧食黃金生產带,世界公認的農業種植優越地理位置。具有光照足、積溫高、生長期長、晝夜溫差大的生長條件特征、科學選種,杜絕轉基因;溫水澆灌,有利于營養成分轉化吸收的源頭特征、種植加工全程可追溯,保障一流質量的種植管理特征、低溫儲藏,米質新鮮的儲存特征、保鮮生產,新鮮到戶的生產加工特征等高質量特征。
 
  松糧集團位于松原市,是隸屬于松原市人民政府的一家國有糧食企業,經過近4年的發展,松糧集團有直屬糧庫5個,專業合作社26個,加盟企業32家,倉儲能力110萬噸,年加工能力50萬噸,加盟農戶12000余戶。松糧集團產品以「查干湖」為品牌,已經打造出「查干湖」大米等10大系列、100個單品。2015年「查干湖」品牌大米銷售額突破8億元(銷售大米近15萬噸)。
 
  據了解,松糧集團自組建以來,就把「查干湖」大米品牌建設放在了企業建設的重中之重,經過4年多的品牌建設,松糧集團探索出了一條成功的企業品牌建設之路,品牌建設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查干湖」品牌已走出松原、走出吉林,成長為國內知名品牌。
 
  「查干湖」大米品牌的發展,引來了眾多業內伙伴:2015年全國粳稻大會在松糧集團「中國北方粳稻種子硅谷」召開。2016年初,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部主任金三林蒞臨考察松糧集團農業發展模式。7月初,寧夏省糧食局、杭州市糧食局、寧波市糧食局、云南省儲備糧公司、五常市政府等來松糧集團考察指導。「查干湖」大米品牌的發展,迎來了新高潮。
 
  松原糧食集團董事長寶蒙權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松糧集團的發展模式總結起來為六點:一、品牌引領,大家在這個區域共同打造「查干湖大米」這個品牌;二、資本驅動,中小企業存在貸款難的現象,松糧集團給他們提供貸款平台;三、科技支撐,做好的品種一定要有好的研發,松糧集團自己做種子硅谷;四、標准統一,沒有標准做不了品牌;五、基地保障,松糧集團一定要用自己的合作社、農場;六、聚集發展,大家捆綁到一起,抱團取暖,整體突圍。
 
  吉林省建設「吉林大米」品牌,成立吉林大米產業聯盟,讓聯盟成員企業承載這一品牌,吉林省糧食局局長韓福春反復強調,大聯盟带動小聯盟,共同發展。松糧集團在打造區域小聯盟方面具有顯著成效。寶蒙權告訴本報記者,區域聯盟的發展既符合松糧集團的利益,集團的真正利益是要带動小聯盟,带動中小企業,盤活他的存量。也符合中小企業的利益,最根本的是把它的存量盤活了,把它的資金鏈條破解了。把它想收的糧都收上來了,所以說大家願意跟着松糧一起做。同時也解決了品牌溢價的問題,中小企業自己的品牌做了十年、二十年,都沒有做上去,用了「查干湖大米」這個品牌之後,形成了品牌溢價。
 
  據松原糧食集團副總經理苗鳳祥介紹,「查干湖大米」品牌發展全面實施「一園一聯一區一金」發展戰略,即「查干湖大米產業園」、「查干湖大米產業聯盟」、「查干湖大米生態群落保護區」、「吉林松糧三農小貸有限公司」,積極探索「吉林省西部稻米產業集群發展和品牌整合發展」之路。
 
  「查干湖品牌的發展絕不僅僅是松糧集團的發展,而是整個地區--吉林省西部的發展,松糧集團要把『查干湖』品牌建設的紅利惠及松原、白城地區的所有水稻加工企業和水稻種植農戶,讓『查干湖』品牌在松原、白城地區生根發芽,于是我們采取了『一園一聯一區一金』發展戰略,走出了一條『吉林省西部稻米產業集群發展和品牌整合發展』之路。」苗鳳祥說。
 
  2.手持名片闖市場 「舒蘭大米」成富民「斗士」
 
 
  舒蘭市位于吉林省東北部,北與黑龍江五常市、吉林省長春市接壤。舒蘭為滿語「果實」之意,因此舒蘭又被稱為「果實之城」。自清嘉慶年間開始,「舒蘭大米」一直為朝廷貢米,據請《總管內務府》文文件記載,公元1698年康熙第三次南巡,宿法特哈鄂佛羅(今舒蘭市法特鎮)四日,食舒蘭大米、捕鱘鰉魚,流連忘返,賜「貢米之鄉」。吉林省副省長莊嚴主編的長白山文化書庫《文化吉林舒蘭卷》中記載了這一段歷史。
 
  多年前,黑龍江五常大米在國內的走紅讓舒蘭人猛醒:舒蘭的金馬鎮與黑龍江的五常接壤。有不少人就從五常過來,到舒蘭市跨界收米。除相同的地域、氣候條件外,舒蘭比五常更多一個優勢,那就是:舒蘭與五常同在拉林河流域,而舒蘭在拉林河上游,農田用水更好,大米質量自然更優,只是以前「養在深閨無人識」罷了。本地好水稻多年外流,這座「果實之城」的主政者的臉也掛不住了,迅速打響了建設品牌之戰,經過幾年的努力,「舒蘭大米」漸漸的家喻戶曉。成功的品牌推介提升了「舒蘭大米」的美譽,「舒蘭大米」已經成為全國中高端大米品牌之一,暢銷北京、上海等30多個大眾城市。「我們企業本身有個供港生鮮的資格,全國也只有3家,供港生鮮的要求非常嚴格,比如每天的數據采集、填表非常繁瑣,但我們做到了。這個證我們拿到手4個月,自從拿到供港鮮這個證之後,廣州深圳的訂單特別多。」舒蘭市永豐米業有限責任公司曹洪峰說。
 
  讓農民增收一直是打造「吉林大米」品牌的目的之一,在舒蘭,這一目標正在逐步實現。舒蘭市健均合作社理事長劉健均告訴記者,他在2012年創辦了健均水稻合作社。最初入社社員13戶,經四年來的發展壯大,現有合作社社員127戶,輻射带動其它農戶354戶,共流轉土地800公頃,承包期五年。經營模式為「分統結合」。「分」是社員各自承擔自己水稻種植等生產管理的事宜,發揮成員靈活多樣的生產管理方式,盡可能降低生產投入。「統」是統一種植無殘留無公害綠色水稻,統一化肥、農藥等生產數據,並利用先進的種植技術對社員和承包戶從育苗、插秧、施肥到田間管理,再到秋後收割進行全天候服務,以提高水稻產能和競爭力。在每個生產環節,合作社都派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全程指導,收獲後合作社以每斤高于市場價0.3元左右收購,並用我們自己的加工廠精加工、精包裝,依托舒蘭大米品牌優勢,統一銷售。「2016年我們簽訂單440公頃,預計產水稻3300噸,實現農民增收198萬元。」
 
  記者了解到,以「生產標准化、加工精細化、營銷品牌化、管理規范化」為目標的平安糧食加工園區已全面規划完成,園區建在與五常接壤的全國重點鎮--舒蘭市平安鎮,總規划3.6萬平方公里,將由水稻初加工區、精深加工區、科技研發文化展區、倉儲物流區、交易區、綜合產業區6部分組成,建成後的平安糧食園區將成為東北最大的水稻加工中心和交易批發中心,最終形成稻米加工全產業鏈,實現強農富民的目標。
 
  3.創新營銷模式 「萬昌大米」力求精細化
 
 
  永吉縣位于吉林省中東部,地處美麗的松花江畔,是吉林省優質大米主要產區和全國健康食品原料(水稻)標准化生產基地,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2013年獲得國家工商局地理標志證明商標,2014年獲得國家質監局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萬昌大米」是全省唯一得到了國家3個權威部門保護的地理標志產品,實現了從原產地種植到加工銷售和知識產權的全程保護和管理。
 
  永吉縣種植水稻歷史悠久,清順治14年,清王朝在永吉設置烏拉打牲總管衙門,專門負責進貢永吉優質大米、小米等特產,史上曾有「南有江南織造,北有打牲烏拉」之說。1682年(清康熙二十一年),康熙皇帝東巡至永吉大烏拉街虞村,食用地產粳米,覺其香糯潤滑,口感甚佳,欣喜不已,遂題詩:「松江萬里稻興滔,碎碾珠玉降琼瑤。綿香宜腹還添力,慰我黎庶盡辛勞」。如今,「萬昌大米」已經成為與「東北老人參」並駕齊名、深受消費者喜愛的大米品牌。
 
  在不斷打造「萬昌大米」品牌的同時,永吉縣不斷創新營銷模式,適應消費者需求,讓消費者吃到放心大米。永吉縣農業局副局長宋廣志告訴記者,「現在主要推出私人訂制這種模式,有些高端消費人群對大米有些特殊的需求,我們在年初啟動了私人訂制業務,為他們專門打造一塊種植區域。這是我們以後打造高尖端產品的一個方向,以後就往私人訂制這方面發展。」
 
  吉林市宇豐米業有限責任公司已經成功推出私人訂制模式,並且深受消費者喜歡。在田間,記者看到被划為一塊塊的稻田,每塊稻田中插有一塊木牌,木牌上寫着「私人訂制」,並標明「訂購人」、「訂購數量」等信息,一目了然。吉林市宇豐米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楊雨峰說告訴記者,「我們還有比較受歡迎的『一畝田』項目,主要面向私人訂制,今年已經預定出去300多戶,每戶為一畝地,一年的費用是7200元,供應300公斤大米,客戶坐在家中拿着手機就可以通過視頻監控體系看到我們是如何管理種植的,最終還要把大米配送到家。這也是我們未來要繼續推廣的營銷模式。我們不能光賣大米,也要消費者看到自己的田地是如何經營、如何管理的,吃到的是真正的放心食品。」
 
  利益于優越的自然條件、先進生產技術應用和萬昌大米歷史悠久的稻作文化基礎,加上近30年的品牌培育,使「萬昌大米」具備了「米粒整齊勻稱、色澤潔白鮮亮、晶瑩剔透、膠稠度高,甜香濃郁,筋道滑爽、可反復蒸煮米粒不破碎」的顯著特征。然而,品牌仍需繼續發展,永吉縣糧食行業協會秘書長王英吉告訴本報記者,下一步,「萬昌大米」將繼續整合,把不具備條件使用「萬昌大米」品牌的加工企業收到「萬昌大米」旗帜下,這些企業既可以有一個生存方向,也可以成為整個「萬昌大米」上的一環。「把『萬昌大米』最後整合成十家八家龍頭企業,剩下小企業圍繞龍頭企業生產,這是整合的最終目標。」
[責任編輯:李振陽 ]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