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官網 > 湖南 > 湖南新聞

湘江新區成立三周年 譜寫湖湘發展新篇章

2018-05-29
來源:

  【香港商報訊】記者張思靜、通訊員劉武報道:2015年4月8日,經國務院批復同意,湖南湘江新區成為全國第12個、中部地區首個國家級新區。歷經三年,湘江新區以綠色創新的高質量發展譜寫了湖湘發展的新篇章。

  湘江新區有關負責人介紹,三年來,新區牢固樹立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理念,以優質的生態資源匯聚產業和人氣。梅溪湖國際新城先后獲批全國首批“綠色生態示范城區”和首批“國家智慧城市創建試點城區”,于2016年問鼎聯合國“全國人居環境規划設計獎”。洋湖生態新城和濱江國際新城獲批全國第二批“國家智慧城市創建試點城區”稱號;洋湖濕地公園和梅溪湖桃花岭景區成功獲批“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綠色指標體系設置、“反規划”編制空間戰略規划等做法走在了全國前列。

  新區堅持生態優先,全面退出湘江長沙段飲用水源地上游的坪塘老工業基地“三高一低”產業,關閉退出21家重污染水泥、化工企業。明確新區核心區范圍內不再實施新的采礦權和探礦權許可,持續實施區域內近百余家非煤礦山的整頓關閉,目前區域范圍內所有礦山開采企業都關閉退出並逐步實施生態修復,包括湘江歡樂城、華誼兄弟電影小鎮、恒大童世界在內的一系列文旅項目正在積極推進。

  通過實施退田還湖、景觀整治等保護利用措施,生態修復梅溪湖、桃子湖、后湖、西湖、斑馬湖、雷鋒湖等6個城市湖泊,新增湖泊面積近萬畝。3000畝低窪沼澤灘塗地的梅溪湖,建成長沙最大的城市內湖,常年蓄水量約700萬立方米。

  按照高端制造研發轉化基地和創新創意產業聚集區的定位,湘江新區堅持創新發展,在產業項目招商上進一步聚焦技術含量高、創新能力強、研發投入大的項目,培育了一批龍頭骨干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等梯次發展的創新主體。新區瞄准先進儲能材料、高端裝備與人工智能、基因工程和生命技術、信息終端、3D打印和工業機器人等5大高端制造業,移動互聯網、現代金融、文化旅游等3大現代服務業,加快構建“5+3”產業發展格局,成效顯著。

  2017年,湘江新區戰略新興產業實現產值2824.61億元,同比增長11.5%。移動互聯網產業加速引爆,新引進滴滴出行華中區總部、OFO共享單車等移動互聯網企業1450余家,累計總數達4712家,拓維信息、湖南競網入圍中國互聯網企業100強。

  數說新區

  經濟指標

  2017年

  ●地區生產總值2208.85億元,三年年均增長11.2%;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173.14億元,三年年均增長11.7%;

  ●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313.37億元,三年年均增長19.1%。

  ●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674.57億元,三年年均增長12.9%;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26家,增長40.5%;

  ●年產值過十億的企業101家,增長57.8%;

  ●年產值過億的企業600家,增長47.8%;

  ●12個產值過百億行業合計實現產值4259.90億元,增長31.8%。

  改革創新

  ●為1800余家企業解決相關問題400余個;

  ●受理案卷13792宗,年均按時辦結率96.9%,提前辦結率72%;

  ●網上申報辦結項目367宗,年均增長率10.5%;

  ●社會投資房建類項目審批時限由改革前的23天縮短至17天,審批再提速25%;

  ●市政類項目審批時限由改革前的43天縮短至22天,行政審批時限再提速40%。

[責任編輯:鍾智維 ]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