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劉洗涌、特約記者向云峰報道:天下油茶,湖南一半。作為林業大省,湖南人種植油茶的歷史已有2300多年,湖南油茶種植面積、產量和產值均居全國第一。在火熱的市場需求下,油茶已成為眾多貧困戶脫貧的“致富果”。在綏寧縣便是如此,這里逐漸興旺的油茶產業正助力貧困戶摘掉貧困帽,鼓起錢袋子。
政府注資,貧困戶變“股民”
綏寧森林覆蓋率達76%,擁有眾多林地。带動貧困戶發展綠色產業,發力種植油茶林,或是“天選之作”。如今,綏寧縣是全省油茶集中產區,油茶產業成為富民強縣的主要扶貧產業。
近三年,綏寧新造油茶林6萬多畝、累計發展17.4萬畝,輻射带動5105戶15130名貧困人口參與發展油茶產業,成功獲評“全國油茶產業發展基地示范縣”。如今,一畝畝油茶林點綴在山崗之上,靜待果實盛開。
綏寧縣實施油茶產業扶貧“三有三定三結合”的發展模式,制定了每畝油茶造林最高獎勵1300元+財政連續五年貼息貼費的“惠農擔.油茶貸”優惠政策,依托新型經營主體和產業能人带動,實現產業興綏、產業致富。在如此大力度的扶持政策引領下,越來越多的貧困戶加入到油茶種植行列。
“每畝豐產2000斤,5年之後,按照畝產純利潤1000塊來算,這291畝油茶林能創造291000元的純利潤哩!”樂安鋪苗族侗族鄉文江村晟達種植扶貧專業合作社的油茶產業带頭人楊晟明算起了收入賬。雖然才在今年2月份種下291畝油茶林,但在他眼里已前景可期。在綏寧縣油茶造林規划和政策扶持下,可預見的未來確實如此。
楊晟早是文江村的貧困戶,也是盛達種植扶貧專業合作社的带頭人,他用貼息貸款的5萬元、親戚借款等資金湊了8萬元加入了合作社。他說,每畝1300元的政府撥付資金的75%將成為加入合作社的59戶243人的建檔立卡貧苦戶的股份,佔到總股份的17%。“以土地入股的還能佔到20%,再加上每年的撫育、施肥、修剪的做工收入,對貧困戶來說也很可觀。”
引“貴太太”,築“油茶銀行”
現代化的標准廠房,全機械化操作,正在壓榨新鮮的茶油。走進湖南貴太太茶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貴太太”公司)的廠房內,一股濃郁清香的茶油味便撲鼻而來。綏寧縣政府積極引進的這家公司已成為綏寧大力發展油茶產業的建設者和見證者。
2015年,“貴太太”公司落戶綏寧,這家集茶油科研、開發、種植、加工和銷售于一體的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將先後投資5億元建設貴太太綏寧油茶產業園和油茶循環創新產業園,並計划將在綏寧縣乃至全市打造20萬畝貴太太品牌油茶核心基地,形成以綏寧為核心的大湘西地區的特色油茶產業带,促進山區茶農脫貧致富。
2017年11月,邵陽市油茶產業扶貧現場對接會在綏寧召開,貴太太公司承諾利用自身優勢,開辟“油茶銀行”,以高于市場價0.2元/每斤的保護價收購本地農民種植的油茶籽,或按100斤油茶籽兌付25斤茶油的標准兌付茶油。這些舉措將為茶農解決茶果銷售的後顧之憂。
“初步計算,2017年在綏寧收購了2000噸左右的油茶籽。今年的行情好,收購價最多能達到13塊一斤。”“貴太太”公司相關負責人黃守能介紹說,該公司已和綏寧23個油茶種植合作社合作,並從培育、栽種上給予技術指導,且負責收購。2017年,該公司在綏寧光繳納稅收就有2000萬元,充分發揮了“貴太太”油茶公司的龍頭带動作用。
低改撫育,造就朝陽產業
除了造油茶林,在提高油茶“含金量”上,綏寧也下足了功夫。“2017年紅岩鎮謝家村油茶扶貧專業合作社對本村的油茶低產林實施施肥、修枝等技術措施進行低產改造,每畝產油量提高了9公斤。”綏寧縣油茶辦主任李茂發介紹說,實施油茶低改按每畝提高收益1200元計算,當年可提高經濟收益1254元。
此外,綏寧縣油茶辦借助科技下鄉活動,普及油茶豐產栽培技術。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提高科技支撐,带領油茶大戶前往邵陽縣百倉鎮油茶造林基地現場參觀取經,保持與省林科院專家及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教授進行信息溝通和技術交流,加強油茶科技成果的應用與推廣。
在種植油茶的基礎上,綏寧還形成一業為主、多種經營的方式,來拓寬貧困戶的增收路子。綏寧發展油茶產業扶貧,促進林下套種經營,實現油茶產業與疏菜、青錢柳、中藥材等各個產業相互融合,鼓勵從事林下生態養殖雞、鴨等,綜合發展,形成了“一業為主,多業並存;一品為主,多品共融”的新格局。
2017年,綏寧縣鵝公岭侗族苗族鄉太坪村村民以五五分成的模式带領11戶農戶(其中8戶貧困戶)新造油茶林107畝,在林下養殖烏骨雞5000只,當年創收20多萬元。今年,李熙橋鎮石階田村油茶產業带頭人楊盛洪在新造的油茶林地套種了辣椒,為貧困戶節省了成本。
油茶產業,如一一股冉冉升起的新勢力,扛起綏寧脫貧的重擔,托起明日的朝陽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