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官網 > 湖南 > 市州簡訊

海外人士外貿產業基地領跑長沙金霞經開區 引資超40億元

2018-06-21
來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劉洗涌報道:6月21日,長沙金霞經濟開發區重大項目集中簽約儀式暨海外人士外貿產業基地啟動儀式隆重舉行。湖南省口岸辦主任,省商務廳党組成員楊中萬,長沙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王體澤,開福區委書記沈裕謀等省、市、區領導;中國外商投資協會原常務副會長邵祥林,非洲第一銀行主任奧多,長沙市政協原主席、海外人士外貿產業基地籌備領導小組組長董學生等嘉賓;以及省直、市直、開福區、金霞經濟開發區、金霞保稅物流中心等相關部門領導,海外人士外貿產業基地入駐人士——來自印度、厄瓜多爾、烏克蘭、加納等國的40多位國際友人,海內外80余家企業代表,和人民日報、新華社、經濟日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新聞社等央媒駐湘機構的記者朋友們,近200人參加。

  本次活動由開福區政府、長沙金霞經開區管委會主辦,長沙金霞保稅物流中心管委會、海外人士外貿產業基地承辦。

  據海外人士外貿產業基地執行單位——湖南華友時代企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湯啟龍介紹,基地搶抓“一带一路”建設機遇,得到了國家部委、省市區相關政府部門和機構的支持,由長沙市發改委牽頭並備案。2018年初,在開福區區委、開福區人民政府和長沙金霞經濟開發區的支持下,落戶金霞物流保稅中心。由湖南華友時代企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負責執行,現已聘請了一批享受國務院津貼的專家團隊,組建了一支精通多國語言、海外工作經驗豐富,高素質、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服務團隊。

  海外人士外貿產業基地創新服務理念,牢牢把握“五通”(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實質,傾力實施“五為”(人才為本、服務為魂、企業為勢、數據為器、合作為贏)理念,以“引進來”“带出去”的“商通人和”模式,構築“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國際貿易生態圈。

  海外人士外貿產業基地是一家專門為海外人士、海外企業和海外機構服務的平台。引進海外人士、海外企業和海外機構來湘自主創業設立公司或辦事處,讓其立足湖南、融入湖南、推介湖南,带出湖南企業、湖南產品、湖南人才和湖湘文化,成為湖湘文化推廣使者及湖南產品的形象代言人。設立人才、服務和國際貿易大數據三大中心,打造化工、礦產、能源、機械、建築、農業、電子、服裝八大外貿產業鏈,利用已入駐30個國家的企業,建立30個國際貿易通道。

  “引進來”:引進海外人士、海外企業和海外機構來湘自主創業設立公司或辦事處,引導他們利用其語言、文化及政商資源等方面的優勢,快速傳遞優質產品、高新技術、國際項目、國際貿易信息,解決湖南外貿企業信息不暢、人才缺乏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現已引進30個國家30家企業入駐;授權發布國際工程信息9條,發布國際產品信息263條,實到樣品121件;與非洲第一銀行、馬中友協等海外機構簽訂了6份合作協議。

  “带出去”:利用海外人士带出湖南產業、產能,實現湖南企業快速融入全球價值鏈;带出湖南產品,帮助湖南企業拓展合作領域、樹立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意識。現已組織入駐企業對接中車、北汽福田、威勝集團、東方紅鞋業等15家企業;與政府部門或機構、國內外龍頭企業建立並簽訂了“一带一路”沿線國家國際經貿合作協議46份,其中,婁底市商務糧食局、湖南省新能源產業協會等政府部門或機構合作協議8份,三一集團、長沙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等品牌授權總代理協議31份,委托加拿大湖南商會、國際旅游開發(柬埔寨)有限公司設立基地辦事處協議2份,世黃總商會、長沙市農副產品商會等設立產業鏈合作公司協議5份。

  會上,金霞開發區、開福區、非洲第一銀行、長沙市、湖南省領導先後致辭。

  長沙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王體澤希望海外人士外貿產業基地完善服務中心、人才交流中心、一带一路國際貿易數據中心的建設,推進互聯互通合作;帮助長沙中小企業利用國際市場轉型發展,與沿線國家共建合作園區、產能合作重點基地,加強農業、能源資源、智能制造等領域合作,打造國際貿易產業鏈,促進產業互融;推動國際投資、保險等業務創新,健全交流合作溝通對話機制,促進資金融通。也歡迎更多的海外人士、海外企業和海外機構到長沙來發展。

  湖南省口岸辦主任,省商務廳党組成員楊中萬表示,長沙金霞經濟開發區作為長沙“一體兩翼”外向型經濟的重要一翼,是湖南外向型經濟發展的先行地和主戰場。隨着今天海外人士外貿產業基地的啟動,該項目將成為湘品出湘、外商入湘的重要推動平台,為實現金霞與世界的零距離增添強勁發展動力。

  活動期間,非洲第一銀行北京代表處主任薄邦元進行了國際金融推介。

  簽約儀式是本次活動的重頭戲,共有19個項目分4批上台集中簽約,其中園區引進項目10個,基地引進項目9個,包括婁底市商務糧食局、世黃總商會、長沙市農副產品商會、三一集團、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有棵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東莞市鴻燊服飾有限公司、深圳市嵐芊科技有限公司、天力管、新奧燃氣、國藥控股等公司,產業類別涵蓋醫藥物流、軍民融合、裝配式建築、新能源等,簽約金額超過40億元。

  海外人士外貿產業基地負責人張湘華認為,此次簽約,彰顯了基地無縫對接“一带一路”沿線國家、無縫對接湖南實體經濟、打通國際經貿通道所取得的成效,潛力無限。簽約婁底市商務糧食局,表明基地模式得到了政府部門的認可;簽約三一集團,表明基地模式得到了世界五百強企業的認可;簽約世黃總商會,表明基地模式得到了海外華人的認可;簽約深圳市嵐芊科技有限公司,表明基地模式得到了沿海龍頭企業的認可;簽約深圳市有棵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表明基地模式得到了電商平台的認可。未來,海外人士外貿產業基地立足“一带一路”,通過政策引導,以企業集中服務為依托,形成以“基地企業資源”+“八大產業鏈龍頭企業”,共同成立合資公司的國際貿易合作新模式,即本土企業只管創新和生產,基地及基地入駐企業負責產品銷售,並引進國外一手貨源,達到國內國外商貿經濟互聯互通的目的。到2022年,實現“一带一路”沿線國家“雙向雙邊”國際貿易通道全覆蓋,培育具有競爭力外貿企業500家,在非洲、美洲、東南亞、阿拉伯地區設立基地辦事處,基地入駐企業進出口額總額達到50億美元,並成立“一带一路”海外人士外貿產業園。

[責任編輯:程向明 ]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