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唐勇平 特約記者唐勇報道: 6月11日至12日,李克強在湖南省委書記杜家毫、省長許達哲陪同下來到湘南白沙洲工業園考察。李克強要湖南爭當承接產業轉移的領頭雁。
考察中,李克強充分肯定近年來湖南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績,在衡陽白沙洲工業園考察時指出:產業由東部向中西部轉移符合經濟規律,有利于區域平衡協調發展。當前,面對激烈競爭,承接產業轉移不能靠比優惠政策,而要靠比營商環境。他勉勵湖南深化“放管服”改革,以優良的政府服務激發市場活力,爭當承接產業轉移的領頭雁。
中共十九大代表、永州市委書記李暉同志按照省委的指示,在陪同總理衡陽考察期間對永州承接產業轉移、三農生產、人才引進等其它領域經濟發展、全面建設情況進行深入匯報。

永州市也是承接產業轉移的橋頭堡城市。近年來,在以李暉同志為班長的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永州市積極探索產業轉型升級的新路子、產業承接的新模式、融合發展的新空間。永州市商貿促進工作取得優異成績,永州市商務和糧食局積極運用新技術推動商務工作新業態、新產業、新空間,獲得湖南省2017年度全省商務工作先進單位。
李暉到永州擔任市委書記以來,廣納良策,開拓創新謀發展,在2017年全國兩會上,李暉向大會提交了一份《關于加快創建湘南桂北國家級“互聯網+精准扶貧”合作發展示范區建設》的建議,建議請求國務院批准設立“湘南桂北國家級‘互聯網+精准扶貧’合作發展示范區”;賦予該地區在發展電子商務、扶貧脫貧開發等方面先行先試的權限等,實現產業對接、合作發展、抱團發展、差異發展。
湘南桂北地處湖南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的交界,涵蓋湘桂兩省的永州市、桂林市、賀州市、郴州市,包括江華等26個縣區。湘南桂北區域是瑤族同胞的主要集聚區,生活着漢、瑤、壯、苗、侗十幾個民族同胞1200余萬人,其中貧困人口120余萬,是國家扶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湘南桂北人文歷史悠久、旅游生態資源豐富、“三農”產業基礎底子厚實,建立完善區域內和區域間更加緊密合作的新機制,探索區域聯動發展新模式,打造區域協同發展推動鄉村振興的新生態環境,具有重大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為落實李克強總理講話精神,在桂林開啟首屆湘南桂北發展論壇。
湘南桂北發展論壇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商務部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中央財經大學、湖南大學、廣西师范大學、桂林旅游學院、桂林理工大學、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湖南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億邦動力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共同發起。
湘南桂北發展論壇探討數字經濟時代湘南桂北區域聯動融合發展的新思路,培育政、產、學、研、用、金、媒、社八方共商發展的新模式,探索運用新一代網絡信息技術建立完善湘南桂北更加緊密合作的新機制,打造跨行政區域融合發展推動鄉村振興的新平台,共享湘南桂北產業聯動、區域合作、融合創新、錯位發展和互補發展的新成就。
6月21日,湘南桂北發展論壇首屆峰會將在桂林旅游學院舉辦。“互聯網+”是精准扶貧有效途徑,數字經濟正成為推動農村經濟增長的新動能。本次會議由桂林旅游學院主辦,旨在從學術研究上探討振興鄉村數字經濟,探索湘南桂北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區域融合發展的新模式、產業發展新思路、就業創業新途徑、脫貧致富新辦法,推動湘南桂北產業聯動、區域合作、融合創新、協同發展、錯位發展和互補發展,為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貢獻力量。
據悉,桂林旅游學院成立了數字經濟研究院,舉辦湘南桂北發展論壇首屆峰會旨在深入分析旅游電子商務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新機制,探索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促進旅游與產業深度融合的新模式,研究中國-東盟數字經濟協同發展的新空間,搭建湘南永州、郴州、衡陽、邵陽、桂林、賀州經濟互融協同發展平台,促進湘南桂北經濟圈以永州和桂林為“雙核”、連接廣西北部灣經濟圈、珠三角經濟圈,深入地實現產業互補融合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