頒發金沙論壇智庫專家聘書
研討會現場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付莉莉報道:6月20日,成都大學天府文化研究院與金沙智庫研究會合作主辦的金沙論壇2018年第四期研討會在成都大學順利召開。論壇以“發展天府文化 建設世界文化名城”為主題展開研討。來自成都市社科院、四川大學、四川省地方志編委、四川师范大學、四川大學出版社、成都市委党校、四川旅游學院、西南財經大學、天府文化研究院的近三十位專家學者及相關人員參會。
會上,金沙智庫會長、成都市社科聯主席楊繼瑞指出,文化是一座城市獨特的印記,是一座城市的根,是城市的寶貴的精神財富。成都以2000多年的城名未改,城池未移而聞名。成都之所以在世界發展史上有一席之地,天府文化起到了靈魂性的穩定性的作用。天府文化自信是我們中華文化自信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成都美麗公園城市和世界文化名城的根基所在,是成都軟實力的重要部分。天府文化既是成都的也是世界的,是我們最重要的最成都的文化。
天府文化研究院院長譚平提出了“以系列叢書推動天府文化研究、傳播的策划思路”,陳述對叢書的類型構想、傳播對象與定位,並對叢書的框架、選題、叢書之間的邏輯關系等提出若干思路。
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彭邦本對具體選題、思路、系列的落地可行性提出自己的看法。彭教授指出:叢書選題既要符合邏輯,也要符合實際,符合世界文化傳播的范式。建議中英文文本的互通,深入淺出,要有中文文本,而且中英文文本應保持大體一致。
四川大學國際儒學研究院院長舒大剛教授總體分析了天府文化“三城三都”和四句十六字的內涵,並指出天府文化研究除了應突出器物層面的“形而下”的東西外,還應突出“形而上”的東西。他認為這是世界了解中國、了解成都的需要,具有重要價值。
四川大學出版社社長王軍積極肯定這一叢書策划項目的價值與意義,贊同把天府文化作為項目,調動研究人員的積極性;其次,建議在理論體系的基礎上,以市場為導向開展多種多樣的形式的表達方式。
此外,四川省地方志編委党組書記馬小彬、成都市委党校副校長王蘋、四川旅游學院川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杜莉等專家學者也為天府文化研究及成都文化建設積極建言,並對《天府文化叢書》的編撰提出許多真知灼見。
專家們一致認為,天府文化要注重規划的引領,以習近平總書記的新時代文化觀作為指導,挖掘天府文化的內涵與外延,做好天府文化傳承的頂層設計。尋求創意經濟結合的產業化,深入推進新經濟和天府文化的跨界融合和市場表達,優先發展新經濟儀態,推進文創產業,以天府文化為魂來構建音樂、文博、設計、動漫、影視、傳媒、文化創作等文創體系。“走出去”,用國際思維,國際范式,國際話語演繹天府文化。“請進來”,培養文化創新人才,做開放性的系統性的研究機構,吸納國外人才。
舒大剛、彭邦本、王川、譚平等十位專家獲得“金沙智庫專家”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