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並台)文創市集活動現場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王利萍報道:文化創意產業作為近年來國家發展戰略中的一個熱點詞匯,現已成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產業,是推動城市創新驅動發展、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動力。為推進海峽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吸引更多台灣青年來山西太原創業、工作、學習、生活。7月6日,海峽兩岸(並台)文創交流周活動在太原工人文化宮啟動。此次活動是“太原市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群眾文化系列活動暨文化惠民消費季活動”其中一項內容。
活動現場,用太原方言“等當”“後生”“倒歇”等為創作元素制成的靠枕、手機殼、馬克杯,傳統剪紙工藝加入創意元素制成的請柬、宣傳冊、停車牌,手工布鞋等特色文創產品讓人眼前一亮。海峽兩岸文創產業交流活動以推動太原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為目的,以構建城市人文環境共同體為理念,以文創市集為手段,校企合作為橋梁,以深度策展方式,打通太原與台灣文創產業在創意設計、產品開發、營銷平台之間的通路,為業界提供專業文創產品開發、商品服務及交流交易平台。參與對象包括太原文創企業,台灣文創企業,獨立設計师、各大院校藝術設計專業的师生等。文創市集產品結構包括太原當地文創產品、台灣文創產品、學生創意產品、手工藝品等。活動內容涵蓋創意作品展示、文創產品展銷、文創講座、現場手作體驗等。
據記者了解,這次活動為期3天,分6大板塊。包括“創意吧,太原”兩岸文創市集,兩岸文創之融創產業專題講座,發現最強設計师——文創設計作品展,“新時代,新形象”首屆龍城短視頻創意大賽等內容。
山西省文化創意研究會、太原文化產業協會副會長范建彪表示,台灣文創屬全球頂級文化,我們就是要對接一流,把山西的五千年文化資源通過各種交流合作共同挖掘,共同發展。在文創產業方面,山西仍屬于萌芽狀態,在人才、創意、設計、產業模式等方面還相對欠缺,通過舉辦這次活動,既推動傳統文化傳承,又带動經濟發展。同時,讓省城居民有機會能多維度接觸文創產品、了解文創產品,進而了解太原和台灣文創業態,带動我市文化產業鏈不斷延伸,文創市場不斷擴大,文創經濟不斷壯大,進一步促進並台兩地文創產業交流合作。
對于在內地、香港、澳門以及東南亞地區已經舉辦過一百多場文創活動的台灣中華文創展拓交流協會會長鮑亮明來說,看到此次文創產業交流活動在很短時間內呈現感到驚訝。他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雖然只是第二次來到山西,但卻發現山西人民的性格同她的歷史一樣熱情而厚重,山西有很多寶還沒有向世人呈現出來,並台之間有很多可以交流的地方,山西的文創工作者有很大的情懷,而台灣將經驗等带過來,我們相信,隨着雙方進一步的交流和發展,並台文創產業合作勢必迎來新的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