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网讯】通讯员 李长龙 董国华 记者 龚舒斌 报道:7月23日从合肥经开区获悉,日前,该区2017年度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结果正式出炉,此次纳入评价范围的338户企业亩均税收较上年增长16%,其中,A类和B类企业较上年净增15户,占总用地比重达到79.7%。对于区内的企业来说,“亩均效益”的提升,为他们带来了更多政府资源要素的“优待”。
工业企业“亩均效益”稳步提升
自2016年起,合肥经开区在安徽省率先建立以“亩均效益”为核心的企业绩效综合评价制度。“通过亩均税收、亩均主营业务收入、亩均利润、环境保护指标、研发创新指标等一揽子综合评价指标,我们对企业进行ABC分类,实行差别化管理。”合肥经开区经贸局副局长张国楼介绍说,此举有助于激励和引导企业形成单位资源产出最大化。
从2017年度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总体情况来看,338户占地工业企业亩均效益稳步提升,较上年增长16%。从规上企业来看,亩均税收、亩均主营业务收入、亩均利润分别较上年增长16.2%、39.5%、23%。其中,A类企业共76户,增长13.4%,占比达22.5%。
在“创转升”的推动下,各类工业企业提档升级明显,“退低进高”、“退劣进优”步伐加快。在规上企业中,该区10户B类企业提升为A类,9户企业由C类提升为B类。此外,C类企业共减少了20户,其中规上C类企业减少8户。
运用绩效考核分类精准施策
在“亩均效益”的体系参考下,合肥经开区视综合绩效考核情况,进行资源要素的差异化配置。安徽芯瑞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六年前落户合肥经开区的芯瑞达,仅有一层标准厂房、一条生产线,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大,原有场地已无法满足需求。“多亏了区里的协调帮助,2015年,我们在最短时间内拿到了近61亩的土地和上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在该企业负责人看来,成就如今背光源行业的“领跑者”,与经开区优化要素配置,提供管家式服务密不可分。值得一提的是,在合肥经开区,芯瑞达一度创出每平方米年产值最高、税收贡献率最高的纪录,成为该区当之无愧的A类企业。
按照“有扶有控、有保有压”,合肥经开区在激励A类企业引领发展的同时,还鼓励B类企业改造提升、倒逼C类企业提质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盘活济钢日力327亩用地嫁接海尔高端智能家电生产项目、盘活东维太阳能174亩用地建设美菱全自动洗衣机项目、繁华大道低效用地“退二进三”引入中化三建等总部和研发项目……通过对资源要素进行整合、置换、嫁接和重组改造,自2016年以来该区盘活低效用地3000多亩,为优势产业发展腾挪了空间。
全方位扶持企业转型升级
万朗磁塑、应流机电、芯瑞达……近年来,合肥经开区涌现出了一批长期专注行业细分市场的“单项冠军”、“隐形冠军”。“一直以来,我区还致力于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养制造业发展梯队。”张国楼介绍说,自去年起,该区专门建立科技倍增计划培养库和上规升级培养库,将有发展潜力的规下企业纳入其中,从政策、土地、人才、市场等方面给予扶持,帮助企业提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