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贵州 > 本地新闻

贵州从江:侗族大歌唱起来

2018-09-17
来源:香港商报网

 

侗族大歌千人合唱。梁雨 摄

  【香港商报网讯】通讯员梁雨报道:这几天,贵州省从江县高增乡小黄村有名的侗族大歌老歌师潘萨银花好像从来没有这么忙碌过,白天赶着缝制侗族服饰新装,晚上在鼓楼坪上指导由村里的40多支不同年龄段的歌队组成的千人合唱阵容演唱侗族大歌,“过几天就到秋分了,‘中国农民丰收节’是我们全国农民自己过的第一个节日,所以我们一定得把侗族大歌唱好喽,把最好的歌声献给党,献给全国的农民朋友。”

  今年76岁的潘萨银花从18岁开始就在村里义务传歌教歌,心里熟记侗歌300余首,是远近闻名的德高望重的侗歌歌师,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传承人。

  潘萨银花所在的小黄村是从江县一个侗族聚居的村寨,全村935户,4010人。由于自古以来村里男女老少人人都喜欢唱古老的侗族大歌,被外人誉为“侗歌窝”,先后被国家和贵州省文化部门授予“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侗族大歌之乡”等称号,目前全村组建不同年龄段的歌队45个,开办传歌堂62所。

  小黄村的千人合唱侗族大歌被选定为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100个乡村文化活动之一,整个村子里沸腾了,各个歌队摩拳擦掌,都在为丰收节那天一展歌喉。“现在正是秋收农忙,我们白天收割稻谷,晚上大家就自觉来鼓楼坪演练千人合唱侗族大歌。”村支书吴学进说,上级要我们村里组织一千个人来唱,可是消息在村里一传开,报名的40多支歌队就超过了2000人,过第一个‘中国农民分丰收节’,大家都高兴极了!”

  今年已经84岁刚刚被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侗族大歌)的小黄村老歌师贾福音老人,这几天和潘沙银花一样也没闲着,他每天对着手机的录音无数次重复审听千人合唱侗族大歌的演唱效果,逐句纠正合唱过程中的高音低音。“侗族大歌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让我们小黄村唱千人合唱侗族大歌,这是对我们的信任,我们得把侗族大歌唱好喽,马虎不得。”一生编歌传歌的贾福音老人告诉我们说,白天他把合唱中发现的不足一一写在本子上,晚上就指导大家纠正过来,为的是把最完美的侗族大歌在丰收节那天唱响唱出农民心中的欢乐和自豪。

  侗族大歌是一种多声部、无伴奏、无指挥自然和声的侗族民间合唱形式,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2009年,侗族大歌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从江县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侗族大歌之乡”称号。

  小黄村作为侗族大歌的主要发源地和传承地之一,近年来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借助侗族大歌这一蜚声中外的民族文化品牌积极发展乡村旅游走上了致富路。“侗族大歌如今不仅仅是我们的精神食粮,还给我们带来了很多财富。”小黄村支书吴学进自豪的说,通过发展旅游演唱侗族大歌,目前村里有10户人家办起了农家乐,130多户人家建起了漂亮的大瓦房,70余户人家买上了小汽车;不到4年时间村里先后有8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391人实现脱贫;全村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21.37%下降到2017年的11.65%。

  “中国农民丰收节”快到了,“侗歌窝”小黄村歌声悠悠,宛如天籁之音的侗族大歌,表达着村民们心中对党的无限关怀的感恩之情,气势壮观的千人合唱侗族大歌演练阵容和村民们喜悦的笑脸,流露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期盼。

[责任编辑:郑婵娟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