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江苏 > 商报专稿

新派國畫宗師吳國亭:百囀春花處 山水又一程

2018-09-21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杜林 宋璟報道:“新國畫”的概念,最早由徐悲鴻在1947年提出,強調中國畫需要“寫實性”的繪畫改良方法,吸收外來美術有益的成分。但囿于時代、囿于傳統,並未進行實質性的“改造”。今天,當學貫中西的積澱,藝術門類的博學和打破一切條條框框的勇氣,疊於一身,“新派國畫”橫空出世,吳國亭一鳴驚人。


  初見吳老,雖耄耋之年,卻有鶴髮童顏之氣度。觀其所畫山水花鳥,山之沉穩,水之靈動,花鳥筆觸細膩,色彩豐富寫實。年逾八十,吳老退而不休,沉澱畫作,老而彌堅,在新派國畫之路上,闖出了一派天地。

  精於神形 中西合璧

  水是自然界最簡單的物質,卻也是最難畫出精氣神的,而在吳老筆下,仿佛自然流淌而出,化作千百種形態,水因山川地形、季節天氣而變化多端。或清澈見底,或白瀑洗練,或仙氣氤氳,或波瀾壯闊。

  將西洋畫的明暗對比、豐富色彩與中國畫的線條、筆墨相結合,吳老最初是受到潘天壽《雁蕩山花圖》等名作的啟發,“從畫中看到了一條明路。”順著這條路走下去,吳老悉心琢磨如何體現自然界山水的質感、花鳥的色彩。山水風光氣勢磅礴的整體美與花鳥細部娟秀富有意蘊的單體美結合,每幅畫不僅有著西方油畫的色彩質感和光影效果,又富有中國傳統山水的意境與詩意。
 

  吳老告對繪畫有十六字堅持:形神兼備、賞心悅目、雅俗共賞、發展創造。“繪畫是造型藝術,形首先要準,沒有形就沒有神。”吳老說,追求形的準確,方能進一步把握神的精髓。藝術來源於生活也高於生活,繪畫中的人物也應高於生活,如同音樂一般,要有“餘音繞樑”般的效果,要做到賞心悅目。光專家說好,普通人不喜歡、難以理解的作品現在有很多,吳老認為,繪畫也應化雅為俗,做到雅俗共賞。身為大師,吳老也非常注重總結歸納,在過去積澱的基礎上,他不斷發展創造,希望為後人創造新的傳統。

  一洗陳習 闖出國畫新天地

  “吳老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就是在畫畫,每天用在畫畫上的時間至少有十個小時。”吳老的朋友告訴我們,多年來,吳老潛心繪畫,如果按照“一萬小時定律”來算,吳老在繪畫上已經付出了18個一萬小時。“天黑之前好趕路。”吳老說,他希望在有限的時間裡,多畫多探索。在新派國畫這條道路上畫筆不輟,吳老自認找對了一條路,闖出了一派新天地,不枉多年的努力。

  過去三十年來,吳老的作品為中外多位元名人及享有盛譽的博物館收藏,藏家包括原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世界著名指揮大師小澤征爾、本港企業家李嘉誠等。

  吳老之畫,山水畫多為無名小山溝,基本是近景;花鳥畫則藏花于山野,藏鳥於林間,以物襯花鳥之神。中央美院教授王伯敏說,“吳國亭畫花鳥畫與山水畫結合起來,而且結合的妥妥帖帖,更是不易。他的作品清新雅麗、愉目愜意,堪稱一洗陳習。”

  吳老畫作鮮見留白,佈局飽滿。李可染多年前就對其褒贊:“在畫面上表現空間不易,有形、有影、有空間,宛如身臨其境。”

  吳老認為,自己的畫雖然中西合璧,究其本質,卻依然是國畫,宣紙上打底的仍是“水墨骨架”。吳老說,“畫是‘新派國畫’,我是‘穿西裝的中國人’。”
[责任编辑:实习生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