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辦幫扶組幫貧困戶建房
【香港商報網訊】四川省綿陽市平武縣,是“5·12”特大地震極重災區、少數民族地區、革命老區、秦巴山連片特困地區和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五區合一”的貧困縣。2014年,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6896戶19543人,貧困村73個,貧困發生率高達12.8%。是基礎差、底子薄、欠發達的典型貧困縣。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該縣堅持精準選派、盡銳出戰。特別是脫貧摘帽衝刺階段,全縣6000餘名黨員幹部吃住在村,“5+2”“白加黑”,用心用情用力幫扶。經過5年奮戰,實現了發展態勢持續向好、基礎設施明顯提昇、貧困人口大幅減少、幹部群眾感恩奮進的可喜變化。
全員全力抓幫扶
2018年是該縣的“摘帽年”,為了一鼓作氣攻城拔寨,如期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該縣落實雙70%制度,確保70%以上的幹部駐村,所有幹部70%以上的時間精力用在駐村幫扶工作上。
“要想做好扶貧工作,就是要我們每一名幹部真正沉下身子,用心用情用力為老百姓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情。”平武縣委辦主任任海波說。
為了做到“盡銳出戰”,縣委辦公室領導班子成員帶頭執行雙70%制度。副主任任正全長期駐紮村上,其80多歲高齡的父親去世前重病在床,他都沒有請假前去照顧。副主任譚何兵除了偶爾回家換洗衣物,基本上吃住在村上,白天抓工作,晚上幫群眾剝玉米,拉家常,講政策。保密局局長樊天雪經常將10歲女兒獨自留在家中。幫扶幹部江雪梅身懷六甲仍然堅持在扶貧第一線,白天挺著大肚子入戶對標補短,晚上在村委會完善工作組扶貧資料,她所負責的貧困戶、非貧困戶家家室內外乾乾淨淨、整整潔潔。幫扶幹部諶遠7.11洪災發生後,第一時間與南壩鎮幹部冒著生命危險徒步近入建全村查看災情,被譽為“最美的背影”,事蹟在網路上被大量轉發。
5年來,縣委辦先後投入資金70餘萬元,推動聯繫的所有貧困戶對標“一超兩不愁三保障三有”全面達標,被綿陽市委市政府表揚為全市脫貧攻堅“五個一”駐村幫扶先進集體,連續3次被縣委縣政府授予脫貧攻堅工作流動紅旗。
幫扶幹部與貧困群眾同勞動
用心用情抓幫扶
抓幫扶不但要幫增收,更要“斬窮根”,扶志氣、扶信心。平武縣聚焦脫貧攻堅,大力開展村規民約、道德評價、鄉風監督“三大體系”建設,培育文明鄉風,充分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廣泛開展“掃乾淨、擺整齊、美庭院、靚環境”活動,5萬名幹群開展環境大整治,農村面貌煥然一新。
改變貧困戶的思想,比幫增收難千倍萬倍。縣委宣傳部駐豆叩鎮銀安村的幫扶組主要由5名女同志組成,被稱為“扶貧娘子軍”。該村山高路遠,位置偏僻,基礎條件差。
駐村幫扶組還提出“清潔衛生攻堅”,帶著他們幹,做給他們看,引導貧困戶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從屋內到屋外,從牆壁到地面,從功能房的設置到家什物件的歸置,手把手教方法、講道理、提要求,並開展評比獎勵活動,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慢慢地,習慣就養成了。
幫扶幹部幫貧困戶建院壩
巧幹實幹抓幫扶
駐村幫扶工作,既要實幹,也要巧幹。該縣實行了“紅旗黃牌”制度,由縣紀委牽頭成立20個脫貧攻堅專項督查組,對全縣25個鄉鎮、73個貧困村、175個非貧困村進行全覆蓋督查。細化量化考核辦法,全縣拉通排名,促進全縣幫扶幹部“賽場選馬”。各單位幫扶幹部也“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創造了一大批工作經驗做法。
縣衛計局在幫扶高村鄉光一村的過程中,總結出“付出一份真情、統籌兩支力量、實施三個步驟、強化四個保障、夯實五個重點”的“一二三四五”幫扶工作思路。面對家家戶戶不同的困難和矛盾,幫扶幹部“只為問題想辦法,不為困難找理由”。縣衛計局幫扶幹部還發揮專長,大力宣傳健康知識,動員、引導群眾主動參與衛生環境整治。建立“掃乾淨、擺整齊”微信群,將乾淨整潔和髒亂差的都在全村微信群曝光,實現村民共同監督、共同改進。重點整治環境衛生死角,確保全村無一處污水塘、臭水溝和垃圾場。通過幹部群眾共同努力,全村人居環境大幅改善,並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縣法院在做好常規幫扶工作基礎上,創新推進“法治扶貧”行動,著力增強貧困群眾法制觀念,該院幫扶責任人發揮調解專長,先後化解了多起涉贍養問題糾紛。村裡顧思一老人已80余歲,因與其常年生活的兒子犯罪入獄,生活無人照料。在幫扶責任人多次協調努力下,老人其他子女同意接走老人共同生活,並給付贍養費。
縣政府辦從產業結構調整入手,協助上游村成立“果蔬專業合作社”和“旅遊專業合作社”,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成功走出了一條艱苦邊遠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之路。
如今,平武大地處處都是熱火朝天的奮鬥畫面,幹群攜手,“勠力同心戰窮魔,埋頭苦幹寫華章”,向著全面小康邁出堅定步伐。(梅超、張寶杉、胡順濤、王興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