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辽宁 > 特别报道

瀋陽對外開放新格局凸顯財富魅力(下)

2018-11-28
来源:香港商报网
  
瀋陽金廊沿线高楼林立业态发达
 
       改革開放正在改變瀋陽,將瀋陽的城市天際線推向整個世界。
 
  對外開放的新格局促成了瀋陽經濟形態的現代化,這是一座城市整體質量和水平的提昇,是城市文明的整體飛躍。這是現代經濟文明的特征,也是現代城市文明的重要元素。
 
  創新是瀋陽城市文明的重要標誌,幾乎從每一個方面。每一個角度,人們都可以看到這座城市創新的身影,看到這座城市,走入現代化的腳步。
 
  瀋陽的變化不僅僅是經濟文明的提昇,還包括政治文明、科技文明、金融文明等等方面的整體提昇。這是瀋陽經濟社會全面發展,重點領域改革獲得突破,現代經濟形態全面提昇的結果。
 
  文  王藝橋
 
第18届冬季城市市长会议瀋陽宣言
 
  用金融創新溫暖和潤滑市場經濟
 
  金融的本質就是優化資源配置,金融創新就是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這是市場經濟的一個關鍵環節,也是現代化的重要標志。
 
  瀋陽是東北金融業的發祥地,有著100多年的歷史積淀。改革開放之后瀋陽誕生了中國金融史上若干個第一,第一家股份制大型企業集團、第一家海外上市企業、第一家證券業公會、在全國率先開展證券交易業務、率先發行國有企業內部股、率先開展銀行間同業拆借、在中國首批公開發行投資基金并上市交易。這些中國金融業發展的奇跡,說明瀋陽并不缺乏金融創新的基因。
 
  金融業態的活躍度是瀋陽的一個突出特征。瀋陽金融產業績效位列全國“第一梯隊”,是東北當之無愧的“老大”。2017年“中國金融中心指數”評價結果顯示,瀋陽金融產業績效位列全國第16位,東北地區排名第一位,同瀋陽的營商環境排名一樣提昇速度很快。
 
  2017年瀋陽金融業實現增加值458億元,占GDP的比重達到7.81%,已經成為瀋陽市國民經濟支柱產業。隨著瀋陽金融創新的不斷進步,銀行、證券、保險三大市場穩步健康發展,為實體經濟提供了充足的資金保障,是瀋陽經濟一直保持著充沛的金融血脈。
 
  2017年,瀋陽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比2013年末增加4315億元,增長38%;本外幣貸款餘額增長48%。2017年,新增貸款1114億元,同比增長8.7%。新增貸款連續六年超過千億,為瀋陽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有效的金融支撐。2017年證券交易額較上年增長8.8%,是2013年的3.1倍,年均增長62%。2017年實現保費收入385.7億元,是2013年的2.6倍,年均增長52%。
 
  瀋陽金融對外開放的新格局是奠定以上黃金數字的基礎,金融機構和體系的不斷完善,助推瀋陽金融創新和開放水平逐年提昇。瀋陽現有金融和金融中介服務機構1001家,各類金融網點2000多家,金融從業人員6萬多人。2017年末瀋陽本土銀行——盛京銀行資產規模已過萬億,成為東北地區最大的城市商業銀行。開放的胸懷和創新的舉措使這里成為金融業的沃土,東北首家民營銀行——遼寧振興銀行、東北首家消費金融公司——盛銀消費金融公司、遼寧首家財險法人機構——錦銀租賃都在這里出生,伴隨著瀋陽共同成長。
 
  瀋陽不斷推進金融業對外開放和金融創新,成功引進了匯豐銀行、渣打銀行等外資金融機構26家,這些銀行都在瀋陽取得了不俗的發展成果。韓亞銀行和中英人壽在瀋陽分支機構的業務規模中國最大、實力最強、業績最佳。在金融業界享有盛譽的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畢馬威、安永、普華永道、德勤先后入住瀋陽,為優化地區金融生態環境創造了有利條件。
 
  瀋陽金融集聚區正在凸顯品牌效應。2013年瀋陽獲批國家優化金融生態改革試驗區,經過五年來的不斷創新,瀋陽形成了金融商貿開發區與瀋陽金融街兩大集聚載體的金融空間布局。被人們稱為“瀋陽華爾街”的瀋陽金融商貿開發區是國家優化金融生態改革實驗的建設主體,是英國倫敦金融城、法國拉德方斯中央商務區的金融合作伙伴。瀋陽金融商貿開發區總部企業數量、中介服務規模和水平,以及單位面積金融貢獻率穩居東北地區首位。
 
  2017年,金融業增加值占全市38.5%,各類金融機構數量占全市的一半以上。坐落于和平區的瀋陽金融街,是東北地區金融的發祥地,擁有超過百年的金融開放發展歷史和深厚的金融文化底蘊。近年來瀋陽金融街獲批全國首家省級股權投資示範基地、中國金融生態區,擁有全球首家以產業金融為主題的金融博物館。2017年瀋陽金融街金融業增加值占全市的25%,各類金融機構數量占全市的44%,是瀋陽市金融產業的重要發展載體。2017年,金融街所在地的和平區金融業稅收占該區稅收總收入的20%,這是一個令人吃驚也相當有說服力的數字。
 
  毫無疑問,瀋陽金融業發展態勢和營商環境都已步入先進地區行列。瀋陽正在以國際一流金融營商環境為標準,打造國際一流的金融生態,追求國際一流的金融發展環境。
 
  瀋陽一直把金融科技創新放在首要位置,搶先布局金融科技業態,先行推進金融科技應用,提昇金融創新能力與風險控制能力。面對全球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等前沿科技在金融領域應用範圍的持續擴大,瀋陽的金融科技創新也不斷地以低成本、高效率優勢改造乃至顛覆傳統的金融運作模式,這使瀋陽金融業在東北乃至更大範圍內一直都置身于“領跑者”的地位。
 
  創新發展銀行業務,發展多種融資形式,構建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為瀋陽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金融支持是瀋陽金融創新的出發點也是終極目的。瀋陽鼓勵大力發展普惠金融,著力破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通過金融創新努力滿足中小微企業、“三農”偏遠地區的金融需求,讓高質量、高效金融平臺的金融服務惠及更多的企業和民眾,努力實現金融服務的人人平等和公平正義。
 
 
瀋陽金融商贸开发区一隅
 
  科技創新成為經濟發展的“永動機”
 
  瀋陽是國家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自主創新示範區、國家創新型城市試點、國家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試點城市、全國專利保險試點城市、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全國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示範城市、科技和金融結合試點城市、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試點城市。瀋陽擁有四個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數量居全國城市之首。
 
  瀋陽科技資源底蘊深厚,擁有高等學校47所,獨立科研機構102個,國家級、省市級科技創新平臺1152個。市級以上眾創空間、科技企業孵化器和加速器已達124家。其中國家級38家,省級59家。全市共有兩院院士23人、長江學者42人、千人計劃62人、萬人計劃32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在這里不斷凝聚。
 
  只有科技創新才能緊盯世界經濟前沿,才能走入世界一流的行列,才能實現中國夢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今年前三季度,瀋陽市新承擔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科研項目567項,獲得專項補助資金4.66億元。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中科院機器人與智能制造創新研究院、國家眼基因庫等一批國字號重大創新平臺均已開工建設。國家機器人創新中心、國家機器人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投入使用。機器人未來城、IC裝備、東軟健康醫療、國際軟件園、眼產業精準醫療小鎮、民用航空、大數據與云計算、毅昌國際設計谷等八個主題產業園區建設進一步提昇科技創新承載能力。
 
  科技創新已經成為瀋陽市一種獨特的城市文化,在創新活力不斷釋放中,城市變得更加豐富多彩。2018年前三季度,全市申請專利17568件。其中申請發明專利7343件,獲得專利授權9404件,有效發明專利14682件。
 
  瀋陽市緊盯世界科技前沿,科技創新體系不斷完善。遠大智能制造、東軟智慧醫療、法庫通用航空等產業技術研究院和協同創新中心橫空出世;全市新型研發機構實現從無到有達到八家;新建東北大學智慧系統國際創新研究實驗室等國際研發機構8個,引進85名海外高層次專家,開發29項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新技術、新產品;新增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四個,技術轉移示範機構達到26家。
 
  科技創新之花必然結出豐碩的經濟果實。2018年前三季度,全市1061家高新技術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72%,營業利潤同比增長17%。
 
瀋陽“三引三回”走进深圳
 
  “三引三回”,有溫度的引資引智
 
  “引老鄉回家鄉、引校友回瀋陽、引戰友回駐地”,這就是瀋陽市從2017年9月開始部署的“三引三回”,目的是邀請各界有識之士來瀋陽創業興業,助力瀋陽的經濟轉型和創新發展。
 
  這項充滿了親情和友情的引資引智智慧為瀋陽的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提供了資金和人力資源的支撐。瀋陽市明確2018年全年“力爭來瀋意向投資項目數達到1000個,簽約項目落地率達到30%,引進兩名頂尖人才、6名杰出人才、100名創業型領軍人才、200名海外高層次人才和一大批實用人才”。
 
  這是一場有瀋陽特色,帶有全民戰爭色彩的引資引智活動。這個活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2018年春節期間,一封“三引三回”的家書被亞太、歐美地區六個國家以五種語言轉發,309家海外主流媒體廣泛轉載,半個月內海外訪問量高達8000多萬人次。今年五月,瀋陽市出臺的高層次人才最高補助1000萬元,海內外高校畢業生“零門檻”落戶等一系列政策紅包,再次被亞太、歐美地區七個國家以六種語言轉發,330家海外主流媒體廣泛轉載,一周內海外訪問量即高達8152萬人次。
 
  遼瀋地區的媒體當然也不會浪費這一大好機遇,繽果盒子、一杯鉆石、藍光科技、廈美環保、智能化立體停車場、深圳美凱醫療等一大批“三引三回”的典型項目和典型人才一時間成為媒體新寵,引發了國內外重大項目、高端人才、優質資本在“三引三回”中向瀋陽集聚的輿論氛圍。“三引三回”,成了瀋陽市展示形象、彰顯魅力、聚財引資的金字招牌。
 
  要讓“三引三回”的親情友情轉化為城市的信譽度和美譽度,對接服務保障工作就成為了重中之重。瀋陽市相繼出臺了一系列優化服務舉措,對引資引智回瀋人員在住房、子女教育、醫療等方面開展“保姆式”貼身貼心服務,把政策承諾落實為實實在在的人文關懷。對于“三引三回”到來的各種項目,全部納入審批“綠色通道”,選擇最優方案,第一時間解決他們的各種訴求。
 
  瀋陽情帶來的是瀋陽熱。 截至2018年十月底,全市“三引三回”落地、簽約、洽談項目達1008個。中糧集團等333個項目落地,總投資919億元,其中遼寧金創空間科技孵化器等62個項目已運營,瀋陽無距無人檢驗檢測中心等41個項目已開工。深圳大象文化科技產業有限公司等168個項目簽約,總投資1869億元。各地區及市相關部門儲備了507個洽談項目,總投資2444億元。
 
  2018年1—10月,瀋陽市人才引進成果喜人。市人社局已經認定五批2370名高層次人才。“三引三回”帶來了瀋陽市人口的增長和教育素質的提高。根據市公安局統計顯示全市戶籍人口超過744萬人,比2017年末737萬人凈增7萬人;新增人口落戶時明確文化程度共89056人,其中中專及以上文化程度43393人,含博士研究生311人,碩士研究生4303人,本科24016人,大專11012人,中專3751人。
 
  人是最寶貴的戰略資源。 “三引三回”正在瀋陽市“長期化、常態化、品牌化”的要求下向“多引”和“全引”的縱深發展。事實證明,大視野、大格局、大智慧帶來的是大開放、大發展和大振興。
 
  瀋陽的進步是全方位的,瀋陽的商機是全方位的,瀋陽的關愛是全方位的,瀋陽的未來是輝煌和明亮的。瀋陽,我來了。這應該是智者的選擇。
 
2018迎国庆外国专家座谈慰问
 
  35年的不了情——瀋港經貿合作一瞥
 
  1984年,香港在瀋設立第一家港資企業——瀋陽瀋港節能劑有限公司。截至2018年10月,瀋陽市已累計批準設立港資企業3237家,合同外資額485.83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279.94億美元,在來瀋投資的105個國家地區中居第1位。其中,2018年1—10月新批港資企業17家,實際利用外資4.45億美元,同比增182.6%。
 
  2018年1—9月,瀋陽市與香港的進出口總額66072萬元,在與瀋陽有貿易往來的175個國家和地區中居第26位。其中,出口64130萬元,同比減少10.6%,進口1942萬元,同比增加31.3%。
 
  瀋陽對香港出口主要商品有:電機、電氣、音像設備及具有獨立功能的電氣信號發射器、報警器及零件、手持無線電話機零件等。瀋陽從香港進口主要商品有:鋁制品及其他非合金鋁板,機電、音像設備及其零附件,製造和裝配半導體或集成電路的機器及裝置等。
 
  截至2018年10月,瀋陽市共有對香港投資項目42個,協議投資額為6.4億美元。對香港承包工程項目1個,合同額3194萬美元。累計完成對香港承包工程營業額1073萬美元。
 
  香港註冊企業位居瀋陽自貿試驗區外資企業來源地首位,共55家公司,註冊資本達15.22億美元。其中,中電瀋陽能源投資有限公司2018年進資2265.7萬美元,瀋陽領旺企業管理有限公司2018年進資2284.7萬美元。
 
  瀋陽自貿試驗區成立以來,共接待香港訪問團組35次之多,到訪香港客商200餘人次。(王藝橋)
[责任编辑:张伟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