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江一小捐書現場
【香港商報網訊】今年8月21日,衢江區委、區政府、區教育局為平武縣送來5名援教教師,其中高中物理教師1名、小學語文教師1名、小學數學教師1名、小學英語教師2名。這些千里之外的“靈魂工程師”們,為山區教育帶來了先進的教學理念,當起了山區教育的擎燈者。
寓教於樂,創新授課方式
課堂教學如何開展?如何讓平武的孩子們真正愛上課堂?這是5位援教老師都要迫切解決的問題。在七一涪江小學援教的廖娟向記者坦言,大家都表示壓力大,但都相信能把教學好好推進下去。
擔任平武中學高一(2)、(3)、(8)班的物理教學工作的劉琳琳老師,變學生熟悉的“以教為本”模式為“學為中心”,在課堂上把老師一味的講解灌輸變成“聊天”模式。通過新穎別致的設計,貼近生活、具有趣味性的問題,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激發思維,引導學生思考。在七一涪江小學援教的曹詩琪在教學中,針對學生實際情況,創造開放而又有活動力的課堂環境,營造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提高課堂效率。廖娟老師的課堂以學生為本,注重開展小組合作探究,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性,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李亞妮老師在北山小學的任教班級試行了新的課改教學模式--小組合作學習,通過小組與小組的協作,讓學生思維碰闖,提昇教學品質。新穎的學習方式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交流能力與學習技能,更是讓山區孩子享受到了教育資源公平的福利。同在北山小學援教的葉慧老師帶孩子們領略“頭腦風暴”的金點子撞擊。在玩的過程中,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發揮想像力。課後,意猶未盡的學子們總會纏著問這問那,主動學習的氛圍漸濃。
在援教老師們所在的學校走訪,記者欣喜的發現,學生們的精神面貌、學習態度都得到了質的飛躍。本土教師們一致認為,援教老師讓山區孩子和發達地區的孩子一樣沐浴在了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之下,給了他們一把“遠飛的傘”,讓他們體驗到了學習的快樂。
支教教師劉琳琳在平武中學課堂教學
支教教師李亞妮在平武北山小學課堂教學
支教教師廖娟在平武涪江小學課堂教學
支教教師曹詩琪在平武涪江小學與同學們互動
著眼長遠,既輸血又造血
除了完成基本的教學任務外,援教老師們還肩負著提昇所在學校教師的教學水平。因此,從今年8月到平武開展援教以來,老師們結合自己所教授的學科,盡己所能幫助所在校老師們更好地提昇數學教學能力、提高課堂教學品質、促進山區教育教學的發展。平武科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來自衢江區的教師們將先進的教學經驗、教學方法、教研活動模式等教育教學理念無私地傳授給平武的教師,對各學科教學發展起了很大的幫助和引導。
無論是公開課還是專題培訓,衢江區教師們展現出來的扎實教學功底、勤於鑽研的教學品質、熟練的課堂駕馭能力、高超的教學水平都得到了平武本土教師們的高度評價。
據瞭解,衢江區五名掛職教師分別在七一涪江小學、北山小學和平武中學上語文、數學、物理學科公開課10節,開展教學專題講座和教學經驗交流活動6場次,培訓平武縣教師135人次。支教期間,援教老師們充分發揮掛職教師的示範引領作用,指導掛職學校的辦學、管理等方面建設,指導開展掛職學校專業建設、課程改革等教育教學工作,傳授先進的管理、教育教學經驗,促進學校又快又好地發展。
用心用情,兩地情誼傳續久
平武縣是國家級貧困縣,外出務工人員較多,留守兒童占很大比例。這一“特殊群體”引起了援教老師們的注意,他們與學習困難、家庭困難的孩子結成幫扶對子,幫助輔導孩子們的作業、和他們拉家常、話未來。週末的時候,援教老師們也閑不下來,到部分留守兒童家裡走訪,送教上門,與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們溝通交流教育孩子的方法。
在七一涪江小學援教的廖娟老師,主動聯繫了衢江區政府辦的一位幹部幫扶困難家庭的孩子的家庭,號召親友為患癌症小男孩捐款。另外,她利用自己的微弱力量給孩子們買了課外書,希讓他們享受到閱讀的快樂。
進入冬天以來,曹詩琪老師注意到班裡部分孩子衣服單薄,便號召衢江一小的孩子們捐衣捐物。號召令發出後孩子們一呼百應,整理出保暖的毛衣、外套和褲子,由幾位家長代表陸陸續續把一個個愛心包裹寄往四川,分發到平武困難孩子們的手中。隨後,曹詩琪老師又發起了一次捐書活動,3000多本愛心圖書進入了涪江小學的教室。
千里架起暖心橋,兩地情誼傳續久。援教老師們紛紛表示,援教雖然有些辛苦,但看著學生們一點一點的改變,感到十分欣慰,他們將通過制定教學計劃、集體備課、隨班聽課、上示範課、教學觀摩、說課、評課、優秀教師教學報告等交流活動等,將自己所學傳授給平武山區的孩子們,與本土教師一起專研教學,提昇教學品質,用自己的付出,照亮孩子們成長的道路。(平武縣科技和教育體育局供稿 張麗 張寶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