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浙江 > 本地新闻

留住年味

2018-12-26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謝國平 報導:這幾天,聖誕樹在中國不少地方被點亮,多少有些過節的氛圍。而在杭州,更加風靡的,是一張一尺見方的灑金紅紙,上面寫有“己亥禎祥”四個大字。這是中國名刹靈隱寺方丈光泉法師書寫的新年掛曆,印量40萬份,總是供不應求。不少海外的中餐館也每年祈求寺廟寄去裝點,以供華人朋友分享中國年。再過幾日,寺中將支起八口大鍋,連續七天七夜熬制臘八粥施與民眾。數以百萬的杭州市民將在墨香、粥香及祈福鐘聲中迎接新年。光泉坦言,系列迎中國新年活動已經堅持了十多年,的確是刻意而為之,目的只有一個,復興傳統文化,營造年味,“讓民眾好好過年”。

 


  好一個“好好過年”!
 
  好好過年,是尊重歷史的必然需要。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在過年這件事情上,體現得最為淋漓盡致。翻開中國五千年文明史,過年,一直是中華兒女最重要的文化符號,是中華文化的優秀傳統的重要載體,蘊含著中華文化的智慧和結晶,凝聚著華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託,傳承著中國人的家庭倫理和社會倫理觀念,浸入血脈,深入骨髓。在臘八粥喝下的暖暖回流中,在年夜飯的熱氣騰騰中,在煙花爆竹的硝酸味中,在春節晚會的難忘今宵中,每一個中國人可能都會翻湧著對先祖宗親開疆拓土的感恩,都會升騰起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嚮往。我們尊重每一個民眾選擇節日的方式,不排斥西方文明在古老東方國度的傳播,在中華文化的框架內,外來文化中的經典和精髓,同樣為我所用。這與過年習俗與傳統文化的繼承並不矛盾,反而體現著中華文化的包容。這樣的涵養,是我們的國家與人民,在任何的時代和歷史格局中,都不可或缺的。
 
  過中國年,是我們中華兒女最貼心、最容易觸摸到的共同脈搏,亦是在現今世界風雲激蕩的大環境中,中華兒女大團結共克時艱的良好載體。無論膚色、民族、學歷、教養,在過年這個大載體中,最容易達成一致的、共同的期盼和願想。因為所有中國人的靈魂深處總有一個最終的歸屬——家,闔家團聚是中國這一大家族數千年來血脈相傳的“家訓”,30億人次的“春運”,這一全球最大規模人類遷徙活動就是最好的證明,這也是蘊含著古老文化之中國獨有的力量。
 
 
  我們欣喜地看到杭州靈隱寺的臘八奉粥這一現象級文化已經深入人心,似乎只有在臘月初八吃上靈隱寺的一碗臘八粥,這一年才算圓滿,這給老百姓過年很強的帶入感,留住濃濃的年味,留住我們的精神家園,留住我們的文化基因。
 
  這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我們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實的措施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中華文明的影響力、凝聚力、感召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來。
 
  杭州靈隱寺的現象級文化正是這一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的生動實踐。
[责任编辑:赵书琪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