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今日热点

19位專家受聘集體把脈「深圳未來藍圖」

2019-09-01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王曉蕾 報導:《深圳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年)》編製專家顧問委員會委員受聘儀式暨第一次專家諮詢會日前在深圳五洲賓館舉行,李曉江、歐陽志雲、林堅等19位專家受聘為顧問委員會委員。
 
 
  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並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的總體要求,以及自然資源部《關於全面開展國土空間規劃工作的通知》的工作部署,當前深圳市正在全力推進《深圳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年)》的編製工作。為進一步提升規劃編製的科學性、前瞻性、開放性,深圳成立了由規劃、國土、海洋、生態、智慧城市、林業、文化等各領域專家組成的專家顧問委員會,為規劃編製提供技術指導和專業諮詢。
 
 
  在此次專家諮詢會上,出席會議的13位委員們圍繞規劃編製的原則、理念、內容等各個方面發表了看法,並提出寶貴的建議。深圳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成員楊洪在致辭中表示,今年年初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發展綱要發佈,前不久,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了《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賦予了深圳城市發展新的歷史使命。楊洪指出,深圳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以1997平方公里的陸域面積支撐了2000萬人口的生產和生活,創造了城市發展的奇蹟。規劃始終在深圳發展過程中發揮着關鍵引領作用。國土空間規劃的編製,是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規劃、海洋功能區規劃等規劃的有機融合,是對規劃體系的一次系統性重構。通過這次專家諮詢會,充分發揮專家智囊、智庫的技術指導和決策諮詢作用,高質量、高水平編製2035深圳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為支撐我市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提供重要的空間保障。
 
專家咨詢會現場
 
  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幼鵬同志在發言中介紹,《深圳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年)》目前已經形成了初步成果。與以往城市總體規劃有所不同,體現了新時代的特點——在編製理念上,此次規劃以生態文明思想為基礎,堅持生態優先,強調底線安全意識;在覆蓋範圍上,此次規劃以全市域作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範圍,強調全要素全類型自然資源統一管控;在規劃體系上,此次規劃特彆強調規劃的傳導與落實;在實施監督上,此次規劃注重規劃實施過程的動態調整,最大限度保持規劃的彈性。

  專家觀點集錦
 
  徐揚生:考慮到深圳未來產業特點和創新型、國際化城市要求,宜採取分佈式、網絡化的城市空間布局結構。
 
  林堅:打造功能、責任和權益「三位一體」的國土空間規劃。加強與「三調」數據的銜接,處理好歷史遺留用地問題;開展「雙評價」成果系統分析工作,對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和城市戰略布局進行空間校核。
 
  南兆旭:加強對資源調查,增強科學和完整性,定期向公眾發佈,實現從自然資源到自然資產的轉變。
 
  歐陽志云:在現有五大工程基礎上,增加城區生態修復,提升生態服務功能。要強化自然保護地之間的生態廊道的修復。要注意改造人工林,提升生態功能,增加GEP。山地生態修復堅持以自然恢復為主。
 
  楊東援:注重空間質量、魅力和活力。交通發展不僅要高效的網絡空間來保障城市活力。也需要以人為本的交通穩靜區,展現城市的高品質生活、環境魅力。
 
  翟國方:進一步深化城市風險評估內容。包括自然災害和非自然災害的風險評估,適當增加定量分析,重點識別可能對城市戰略目標、定位和核心功能實現等產生影響的重大風險,在規劃中做出安排。
 
  王夏暉:在國土開發強制性的目標要求下,對碳排放總量約束,以及土地複合利用等措施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廖虹雷:加強著名華僑的歷史遺存保護,在龍華、龍崗的橫崗、平湖、布吉以及羅湖東門老街等許多名人的故居與場所,面臨拆遷。
 
  周秋麟:海岸帶的管控應該是規劃的一個重點。針對海岸帶的建設管控措施涉及生態問題的是一定需要管住的,管理方式要因地制宜,避免一刀切的方式。
 
  鄧鑒鋒:深圳林地質量有很大提升空間,應重視森林質量提升工作,重點加強低效林的改造和中幼林撫育,發展鄉土樹種、珍貴樹種。
 
  郭仁忠:深入研究現代城市範式與傳統城市發展的差異,公共資源配置不能僅考慮居住場所,還要考慮工作場所;規劃指標計算也不能簡單以居住人口來計算。
 
  陳湘生:體現深圳多樣文化。深圳是一個移民城市,規劃要體現深圳多元文化的包容性,打造真正屬於深圳的文化傳承。
 

  李曉江:落實綠色低碳發展模式。綠色低碳不僅是目標指標,應是貫穿始終的發展模式,要推動智慧城市建設,加強跨界生態聯防聯治工作。 

[责任编辑:实习生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