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黑龙江 > 时政要闻

黑龍江:文旅產業厚積薄發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2019-09-19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9月19日,由黑龍江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的「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主題系列新聞發佈會第十五場——文化和旅遊專場在黑龍江廣播電視台舉行。黑龍江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廳長張麗娜,省文化和旅遊廳的黨組成員、副廳長何大為,省文化和旅遊廳的黨組成員、副廳長於峰以及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黨組成員、副主席黃錦秋,圍繞「砥礪奮進70年 文化和旅遊邁向新時代」這一主題,向大家介紹有關情況。
 
發佈會現場
 
  70年來,黑龍江省文化和旅遊事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省委、省政府圍繞推動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宏偉藍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努力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兩山理論」,堅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深入實施文化強省和旅遊強省建設,着力推進文化和旅遊高質量發展,廣大人民群眾的認同感和獲得感不斷增強。
 
  公共文化從「單調平淡」到「豐富多彩」
 
  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覆蓋城鄉。全省新建和改擴建市縣兩級文化場館111個、建設農村文化活動廣場5907個、數字文化服務點和數字文化驛站1752個,公共文化服務場館全部實現免費開放。
 
  黑龍江省還打造了「城市之光、金色田野」「農民文化藝術節」「社區文化藝術節」等系列群眾文化活動品牌和黑龍江省音樂大賽、黑龍江省舞蹈大賽、黑龍江省書法精品展、黑龍江省攝影藝術展等精品賽事,年均舉辦各類大型文化活動5000多場次,惠及城鄉群眾 2000多萬人次。
 
黑龍江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廳長張麗娜
 
  文藝創作從「高原」到「高峰」邁進
 
  近年來,黑龍江文藝創作在接力中攀登。先後出版長篇小說200多部、中短篇小說、戲劇影視作品1000多部,推出具有較高藝術水準的舞台劇目近百部,打造推廣「龍歌」、黑龍江版畫、冰雪畫等龍江十大文藝品牌,舉辦榮獲國家級獎項40多個,54個項目入選國家藝術基金扶持,龍江劇《鮮兒》、舞蹈詩劇《鶴鳴湖》、音樂劇《嘎麗婭》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京劇《月照塞北》獲第十四屆文華獎,《大濕地》《海倫往事》等3部劇目入選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2名演員榮獲中國戲劇梅花獎。
 
省文化和旅遊廳的黨組成員、副廳長何大為
 
  文化產業從「軟實力」到「硬產業」嬗變
 
  2014年以來,全省累計投資3000萬元以上文化產業項目300個,完成投資450多億元,培育形成國家級文化產業試驗園區1個、國家示範基地9個、國家動漫企業11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21家、國家特色文化產業重點項目企業7家。截至2018年底,全省各類文化產業市場主體發展到8.8萬家,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達到264家。
 
省文化和旅遊廳的黨組成員、副廳長于峰
 
  文化遺產從「踐行保護」到「傳承弘揚」
 
  目前,全省累計開展保護工程項目187項,渤海上京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正式掛牌,金上京遺址、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舊址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橫道河子鎮機車庫搶救性保護工程榮獲「2018年世界不動產聯盟國際卓越建設獎」文化遺產類金獎。全省博物館發展到277家,三級以上博物館達36家,博物館總數和等級館總數均位列全國前十名。赫哲族伊瑪堪、望奎皮影入選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對外文化從「淺顯交流」到「日益深化」
 
  黑龍江省連續成功舉辦10屆中俄文化大集,成為兩國跨境文化貿易和區域間文化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平台。哈爾濱文化交流中心城市作用進一步凸顯,入選2018年「東亞文化之都」創建城市。沿邊城市「對俄文化交流走廊」建設基本形成,同俄羅斯阿穆爾州等地文化交流合作形成常態化。
 
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黨組成員、副主席黃錦秋
 
  旅遊發展從一般經濟產業向戰略支柱產業轉變
 
  新中國成立70年來,黑龍江省旅遊業經歷了從接待事業型向經濟產業型轉變、從一般經濟產業向戰略支柱性產業發展轉變的歷程。
 
  近年來,《關於促進旅遊產品轉型升級的意見》《關於發展全域旅遊建設旅遊強省的意見》等政策措施的相繼出台,旅遊發展戰略不斷完善,打造「一城四線」的旅遊產品體系,旅遊產品供給不斷豐富。隨着旅遊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旅遊市場品牌不斷成熟、旅遊市場管理不斷規範,旅遊產業體系日臻完善,已成為推動龍江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和「助推器」。截止2018年底,全省A級旅遊景區451家(其中5A級景區5家),旅行社810家,旅遊產業從業人員達200多萬人。(張曉磊 王琳)
[责任编辑:赵书琪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