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江苏 > 特别报道

年審執結案件近200萬件 江蘇高院多項工作領跑全國

2020-01-08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杜林 宋璟 報導:1月8日,記者從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獲悉,2019年江蘇全省法院共受理案件2260045件,同比增長4.34%,審執結1987489件,同比增長6.73%。南京海事法院及四個派出法庭揭牌運行、研發內地首個「套路貸」虛假訴訟智能預警系統、遊戲規則的特定呈現方式在內地首次得到判決保護……2019年江蘇高院多項工作領跑全國。
 
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1月8日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2019年全省法院審判執行工作情況,並發佈2019年度十大典型案例
 
  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巡視員謝國偉介紹,2019年江蘇全省法院共受理案件2260045件,同比增長4.34%,其中,新收案件1978667件,同比增長7.99%;審執結1987489件,同比增長6.73%。全省法官人均結案295件,同比增加25件。全省法院審判執行工作呈現結案數高於收案數、法官人均結案數大幅上升的良好態勢。
 
  在專項整治「套路貸」及虛假訴訟方面,一審審結「套路貸」類案件210件。江蘇省高院研發全國首個「套路貸」虛假訴訟智能預警系統,對2016年以來的68萬餘件民間借貸案件組織開展「回頭看」,全面排查「套路貸」及虛假訴訟。
 
  謝國偉介紹,去年12月6日,南京海事法院及其四個派出法庭揭牌運行,為更好落實海洋強國戰略、高水平對外開放、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提供了堅強司法組織保障,海事法院成立當月受理案件104件。
 
  在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方面,江蘇一審審結知識產權案件16255件。在「小米」商標被侵權案中,依法適用懲罰性賠償,全額支持權利人5000餘萬元的訴訟請求。依法擴大創新客體保護範圍,審結涉花千骨遊戲作品侵權案,遊戲規則的特定呈現方式在內地首次得到判決保護。出台知識產權犯罪案件量刑指引,2個案例入選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第一步典型案例集,1個案例入選全國十大知識產權案例。
 
  在環境資源案件方面,江蘇在全國率先建立「9+1」環境資源專門化審判機制,設立南京環境資源法庭。「特大非法捕撈長江鰻魚苗公益訴訟案」和「特大電捕魚公益訴訟案」引發社會各界高度關注。
 
  隨着內地網絡消費的發展,網絡司法拍賣也助推了案件執行效率的提升。2019年,江蘇網絡司法拍賣成交標的24968件,成交金額559.6億元,為當事人節省費用28億元。有財產可供執行案件法定期限內實際執結率達到97.7%,首次申請執行案件法定期限結案率為89.97%,同比上升14.75個百分點,結案期限平均縮短24.55天,執行工作繼續走在全國前列。
 
[责任编辑:薛正轩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