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特别报道

惠州大亞灣西區千餘黨群當「樓長」

2020-03-12
来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盧偉 報導:12日,記者在惠州市大亞灣了解到,黨員和熱心居民當樓長,佩戴紅袖章穿梭在小區樓棟之間,與社區、物業一同開展小區疫情防控工作,跟蹤服務樓棟內所有居民,目前已成為大亞灣西區街道防疫工作的一道獨特風景線,「有事找樓長」已成為不少居民遇到問題時的第一反應。
 
佩戴紅袖章的樓長穿梭在小區樓棟之間,與社區、物業一同開展小區疫情防控工作
 
  據悉,西區街道從2月中旬起探索「黨建引領+網格作戰」疫情防控模式,在前期組織黨員幹部分片包干三級黨建防護網格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搭建1380個第四級黨建防護網格,將防控網格設在街巷、布在樓宇(出租屋),動員廣大黨員群眾擔任樓宇(出租屋)網格員,共同「看好自己的樓,守住自己的家」,形成群防群控、聯防聯控的疫情防控格局,切實打通了疫情防控最後一米,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堅實基礎。
 
  「李先生在家嗎?您之前說家裡酒精快用完了,我給您送一瓶過來,放您家門口了。」
 
  3月6日上午,西區街道板嶂嶺社區秋谷康城小區黨員樓長徐昌義到超市,對照居民物資採購清單購買食物和日用品, 然後將物資一一送到5戶居民門口。他告訴記者,4年前他住進了秋谷康城小區,一直以來都十分熱心小區工作,小區居民都親切地稱呼他為「會長」。
 
  疫情發生後,得知社區在招募樓長,他主動申請擔任秋谷康城小區3棟樓長,直接服務管理3棟樓318戶居民,協助社區排查重點人員,巡查物業測體溫、居民戴口罩等情況,有時候小區保安忙不過來,他也會主動去保安崗亭幫忙。「我以前做過警察,一直很喜歡為小區居民服務。現在成為樓長後,感覺責任更重了。」他爽朗地說。
 
  「我們在篩選樓長的時候,優先找責任心強、能言善道、時間比較充裕的黨員擔任樓長。」西區街道板嶂嶺社區籌備組組長丘俊良介紹說,在西區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的領導下,近期板嶂嶺社區通過線上宣傳海報動員小區居民擔任小區樓宇樓長,經過二次面談篩選、一輪培訓共有41名居民擔任60棟樓樓長。
 
  他們都是常住在小區里的熱心居民,對小區及其他住戶情況非常熟悉,有他們參與疫情防控工作,既減輕了社區和物業的工作壓力,也更容易得到居民的支持和配合,從中起到很好的「潤滑劑」作用。
 
佩戴紅袖章的樓長穿梭在小區樓棟之間,與社區、物業一同開展小區疫情防控工作

  全面推行樓長制,直通防控最小單位
 
  「搭建第四級黨建網格,推行『樓長制』,就是對疫情防控工作的再細化再分解,不僅激發了廣大黨員參與疫情防控的熱情,還解決了以往小區網格過大、疫情防控工作不夠精細的難題。」西區街道黨工委書記劉新強介紹說。
 
  據悉,西區街道在疫情防控前期便實施網格化、地毯式管理,搭建了「街道-村(社區)-村小組(小區)」三級黨建防護網格,有效落實綜合性防控措施。
 
  第一級網格由街道組建的5個應急小分隊行動支部組織64名街道黨員幹部、警察和醫護人員負責做好轄區內疫情的應急處置工作,幫助下級網格協調解決疫情防控難題。
 
  第二級網格為24個村(社區),由街道駐村團隊、第一書記、村(社區)幹部、村(社區)聯防隊員包干村(社區)疫情防控工作。
 
  第三級網格為97個村小組和114個已入住小區,由村(社區)幹部、村小組幹部和物業工作人員共同守護疫情防控第一線。
 
  「以龍光城小區為例,小區里247棟樓已經入住,光是常住人口就有48376人。如果網格只到小區這一級,我很擔心會出現漏洞。」劉新強提及西區防控壓力時,不無擔心地說,儘管西區街道組建了三級黨建防護網格,數百名街道幹部職工、村組幹部均已下沉到防疫一線,但由於西區街道地處深惠交界,管理着近40萬居民,人口構成複雜、流動大,隨着企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工作面臨著更艱巨地挑戰,迫切需要把各項疫情防控措施落得更實更細。
 
  同時,西區街道領導幹部在深入疫情防控一線調研時發現,不少黨員群眾尤其是黨員,非常關心疫情防控工作,主動幫助村(社區)、小區物業排查防疫漏洞,監督居家隔離人員是否隔離到位,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起了重要作用。但他們本人卻或多或少擔心被周圍鄰居埋怨「多管閑事」,覺得自己參與防疫總是「名不正言不順」。
 
  於是,西區街道繼續深化實施「黨建引領+網格作戰」疫情防控模式,進一步細化搭建1380個第四級黨建防護網格,將防控網格設在街巷、布在樓宇(出租屋),動員廣大黨員群眾擔任樓宇(出租屋)網格員(樓長),共同「看好自己的樓,守住自己的家」,打通了疫情防控最後一米。
 
  「『樓長制』在西區街道疫情防控工作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以後我們將會繼續延用樓長制,充分挖掘黨員群眾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效能,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據劉新強介紹,在疫情結束後,西區街道將繼續推行四級黨建網格和「樓長制」,動員更多的黨員擔任樓長,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切實將基層黨建優勢轉發為社會治理優勢,實現基層黨建與社會治理有機融合、同頻共振。

 

[责任编辑:薛正轩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