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安徽 > 特别报道

皖徽州區:大球蓋菇孕育致富新希望

2020-03-20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陽春三月,萬物生長,在安徽黃山徽州區西溪南鎮西溪南村黃山豐樂穀生態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去年底試種的12畝大球蓋菇長勢喜人,正陸續成熟、搶鮮上市,標誌著大球蓋菇在黄山市首次試種成功,朵朵小菌菇不但提升農業綜合效益,增加農民收入,也為產業扶貧開闢了新途徑。
 
徽州區西溪南鎮大球蓋菇試種基地

  開闢產業扶貧新途徑
 
  走進大球蓋菇試種基地,一個個大小不一形如小傘的“菇娃娃”從稻草下探出頭來十分可愛,菌柄嫩白飽滿,村民們正拿著籃子進行採摘。合肥學院生物食品與環境學院教授陳群則忙著叮囑公司總經理方秀全管護要領:“要特別注意管理不及時、採收不及時問題,你看,它這個程度已經開始出菇了,現在就是要做好水的管理。長蘑菇的時候一定要潮一些,而且水分跟上以後它的產量也跟著起來了,”
 
  2019年11月, 方秀全在合肥學院生物食品與環境學院的專家指導下試種了12畝大球蓋菇,由於去年冬天天氣比較乾旱,加上受疫情影響,大球蓋菇的長勢和出菇關鍵期的管護一直是方秀全最關心的,疫情防控形勢好轉以後,他第一時間邀請專家前來指導,技術跟上後菇的產量和品質都提升了,更是打開了銷路。“我們這個試種的品種3月上旬正式採摘上市的,現在出菇的品質屬於最好的階段,銷售主要是通過微信進行預訂現在京東、淘寶,還有拼多多上的售價基本在30元到40元左右,我們定價20元一斤。”
 
  試種成功上市便打開銷路,讓方秀全十分欣慰。“我們基地裏有十幾個村民做事,因為從開始整理基地到投入使用、建設、種植、採摘、管護,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就業。特別是受疫情影響,老百姓在基地裏做事有固定收益。”
 
大球蓋菇

  食用菌新秀,畝均收益高
 
  據瞭解,大球蓋菇又名皺環球蓋菇、赤松茸,屬於食用菌珍稀品種,菌蓋嫩滑,菌柄爽脆,味道鮮美,可以直接利用穀殼、稻草等秸稈進行栽培,採用秸稈基料化利用技術,不僅成本低,操作方法比較簡單易學,而且產量高;通過稻菇輪作模式,促進秸稈綜合利用,使得秸稈“變廢為寶”,既經濟又環保;菌渣就地還田又能增加土壤有機質,改良土壤,促進水稻生產,增加綜合效益。
 
  合肥學院生物食品與環境學院教授陳群介紹:“這個球蓋菇是聯合國全球推廣的一個菌種,也是我國近幾年來興起的食用菌新秀,它的營養主要就是它的蛋白含量特別高,纖維物質特別豐富,這個菇在種植的時候最大的特色就是技術比較好操作,它一畝地的秸稈處理量是20畝地的秸稈,它的產量很高,一般情況下能達到3000到5000斤畝產,它的前期投入也不高。”
 
  方秀全算了一筆賬:“我們種水稻的畝均效益大概一畝地整個收入也就是1000多塊錢,如果種大球蓋菇的話,它整個收益可以達到20000左右,除了成本的話,應該還有10000多塊錢的畝均收益,收益率還是很高的。”
 
  “目前,大球蓋菇生產基地試種面積整個是10多畝,不僅能進行鮮品銷售,還能烘乾保存,大球蓋菇營養價值豐富,種植技術比較簡單,原料主要是當地的稻草等秸稈,推廣大球蓋菇種植既能高效利用農作物秸稈,也能增加收益。” 食用菌產業未來可期讓方秀全信心十足:“我們準備繼續擴大規模,在今年年底擴大到50畝左右,採取專家定時來指導的形式保證品質,賣上好價格。同時,再帶動一些貧困戶,還有其他一些大戶一起搞生態化栽培技術種植,再以點代面進行推廣,預計全區今年的種植面積可以達到100畝左右。”方秀全表示:“通過這種環保有機種植方式,不僅能逐步打造中高端特色農產品品牌,後期還可以開發菌菇採摘、菌菇研學課堂等體驗式旅遊產品,逐漸實現‘有機農業+旅遊’,形成複合型產業鏈發展模式。  (吳敏 鄭辰 張科 汪穎)
 
[责任编辑:薛正轩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