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厦门 > 特别报道

廈門—台中—金門召開經濟文化交流視頻會 共話疫情後的發展

2020-05-15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胡薇 報導:5月15日,廈門—台中—金門經濟文化交流視頻會在三地同步舉行。
 
 
  廈門、台中、金門三地商協會、業者、民間人士、廈大台研院專家學者通過視頻方式,圍繞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採取的防控措施以及疫情後推動廈門、台中、金門三地經濟文化交流合作進行探討。
 
  視頻會上,三地各自介紹了疫情防控情況和應對疫情採取的防控策略措施,分享了跨境往來防疫工作的成效和復工復產經驗。
 
  疫情發生以來,福建省、廈門市推出一系列有力有效的舉措,織嚴織密織實疫情防控網,確診和疑似病例實現雙清零。目前,福建全省連續78天無本土確診病例,台灣方面,疫情也得到有效控制,已連續32天沒有本土新增病例。
 
 
  如今,福建省、廈門市均已按下重啓鍵,公眾場所恢復開放,會議、會展活動可正常舉辦,企業全面復工復產。廈門啓達台享創業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範姜鋒說,「廈門已經復活了!餐廳從‘只能外帶’到‘也可以內用’,購物商場從閉門到營業,遊樂場所也已經重新開放了!目前,我們基地大約有六成的台灣青年已經回到廈門了。」
 
  為助力台企復工,福建省、廈門市出台了各項政策措施,給予水電能源、金融、交通物流、擴大線上消費和市場等方面的支持,給予用工穩崗、社保補貼,對稅費進行減免。廈門市針對台商台企專門出台增信心、渡難關、穩預期十條措施和落實惠台利民「26條措施」實施細則等,「一企一策」精心幫扶,為在廈台企協調解決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各種難題。
 
  廈門市台商協會會長吳家瑩說,「這些有溫度的舉措,猶如寒冬里的熊熊熱火,烘熱了每一個返廈復工台商的心,讓在廈門的台資企業對大陸經濟和市場前景充滿信心,開足馬力往前衝」。
 
  吳家瑩表示,「11條措施」給了廣大台商台企很大信心,吃了「定心丸」,是進一步落細落實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31條措施」和「26條措施」的暖心之舉,其中第三、四條給了明確發展機遇的概念,讓更多符合條件的台企能夠更好掌握發展方向。
 
  目前,廈門規模以上和「三高」台企全部復工,2501家重點台資企業和687家青創基地台企全部復工,台籍高管、台乾和技術人員已基本返廈復崗,企業產能接近乃至超過同期水平。
 
 
  據瞭解,大陸是台灣第一大出口與第一大進口地,亦是台灣貿易順差最大來源地和台商投資最多的地區。視頻會上,大家一致認為,在兩岸疫情均受到有效控制的情況下,民眾對兩岸經貿、文化、民間交流合作恢復正常化有著迫切需求,重啓兩岸交流是台灣疫後發展難以回避的最重要問題。
 
  金門縣商業會理事長李有忠呼籲「金門縣政府加強與台北有關單位聯繫,在常態做好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礎上,以民生為重,加快‘小三通’復航。先期可開通少量固定船班,根據疫情防控向好走勢再逐步增加船班,直到恢復正常。同時,加快推進廈金通橋、通氣、通電」
 
  建發國旅集團副總經理王珺瑜認為,廈金澎旅遊資源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兩岸可以攜手整合資源,拓展新業務,根據在地特色,研發更多具有競爭力和吸引力的旅遊、研學產品及線路,在「危中覓機」,重啓在疫情中受到重挫的旅遊業。
 
  台中市總工業會理事長吳桂森說,「兩岸同胞同根同源、血濃於水。近期雖然疫情的爆發阻斷了兩岸交流交往,希望我們兩岸同胞能攜手抗疫,並積極推動疫情後的交流。兩岸的民間交流不能停,不能少,不能斷,讓我們一起努力!」
[责任编辑:赵书琪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