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安徽 > 特别报道

合肥蜀山:昔日拋荒地 今朝變良田

2020-06-02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6月2日,合肥氣溫高達34度。一大早,小廟鎮馬崗村村民張道銀便和村民們一起來到段沖村的一塊麥田。田地里,金燦燦的麥浪滾滾,張道銀輔助收割機收割小麥。烈日當頭,很快汗水就在他臉上流淌,但收穫的喜悅始終映在他的面龐。
 
  今年67歲的張道銀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和農田打了一輩子交道。去年,他的30畝地由鎮政府統一流轉給合肥蜀山區下屬國有公司蜀山區生態文化旅遊投資有限公司。現在,他每年按時拿到土地租金近2萬元,還在旅投公司打一份工,在家門口從事自己熟悉的農事勞作。
.
 金色麥田 (葛慶釗/攝)
 
  忙碌間隙,他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滿面笑容地對記者說道:「蜀山區鄉村振興這個政策好,拋荒地整治之後,我們旱澇保收不說,還有額外的工資收入,確實是件好事。」
 
  「以前這片土地水利設施不行,排水也跟不上,農民見收成不好,只得拋荒了。現在土地流轉後進行了連片整治,澇能排、旱能灌,你看這麥子都果實被壓彎了腰,一年好收成!」小廟鎮段沖村黨總支副書記、民委主任陳繼俊介紹。
 
  近年來,合肥市蜀山區以鄉村振興為抓手,大力推進土地整治,發揮土地資源效益。合肥蜀山生態文化旅遊投資有限公司按照每畝650元從農民手中共流轉了4000餘畝基礎設施薄弱的拋荒地進行復墾,讓原本閑置的農田生出「金子。」
 
  合肥蜀山生態文化旅遊投資有限公司負責人徐超介紹,公司投入資金,安排挖機、旋耕機等機械對水利基礎設施進行整改,建設了旱澇保收的高標準基本農田,讓土地重新煥發生機,讓村民在家門口有田可種,也有了可觀收入。
 
  「我們在流轉的土地上分季種植冬小麥、油菜、大豆等農作物,打造『廬州驛』地產特色品牌,每年支付農民土地租金200餘萬元,糧食收成歸公司所有。今年是第一季夏收,預計小麥收成約200萬斤。昨天剛開始收割,就已接到50萬元訂單。」
 
  蜀山區當前土地拋荒整治工作已進入掃尾階段,下一步將有效防止耕地拋荒,提升糧食產能,讓以前無人問津的拋荒地變成高產良田。
 
  據悉,蜀山區充分發揮土地資源在高質量發展中的支撐保障作用,多措並舉「向土地資源要效益」。2019年,該區着力突出規劃引領、大力推進土地整治,全年完成土地整治項目9個,新增耕地6100畝,將土地整理、復墾、開發與鄉村振興結合起來,推動田、水、路、村綜合整治,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和生態環境,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奠定堅實基礎。
 
  此外,蜀山區還全面強化土地利用秩序,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日前,蜀山區的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工作獲國務院表彰,並獲得中央1000畝新增用地指標獎勵。(楊鴻雁 徐超 朱琛琛 徐冠男 柏永)
 
[责任编辑:薛正轩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