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山东 > 特别报道

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新青島 新使命

2020-08-10
来源:經濟觀察報 記者 種昂
       2019年1月,56歲的王清憲被任命為青島市委書記。這是他第四次主政一座城市。此前,王清憲曾在山西省晉城、運城、呂梁三地擔任市委書記或市長。
 
受訪者供圖
 
  與曾經主政的山西城市不同的是,青島是中國東部沿海的發達城市、計劃單列市,是中國北方僅次於北京、天津的「第三城」,其發展始終被寄予厚望。
 
  隨着新來的任命,一系列重大課題擺在這位新任市委書記面前:彼時,上合峰會剛剛在青島落幕不久,如何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辦好一次會,搞活一座城」的重要指示?如何站在省內省外、國內國際以及時代需求等不同維度,為這座沿海城市定位新的坐標、尋找新的目標和發展動力?
 
  2020年7月22日下午,在青島機關會議中心會議室內,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面對記者暢談了足足一個半小時,詳述了他履職青島市委書記以來的思考、探索與改革路徑。

  總書記對青島的指示要求 就是青島發展的戰略目標
 
  2018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親臨青島,分別出席上合組織青島峰會和慶祝人民海軍成立70周年海上閱兵活動,對青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
 
  王清憲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厚望和要求,是青島一切工作的邏輯起點,也是他來青島工作後,思考問題、謀劃工作、作出一系列決策部署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們理解,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島有三句話最為基本,最具有全局性、戰略性意義。」
 
  2018年6月9日至10日,上海合作組織18個國家在青島舉行峰會。此次峰會得到了總書記「服務保障工作有力有序、精心細緻,體現了世界水準,展示了中國氣派、山東風格、青島特色」的評價,隨即對青島提出了「辦好一次會,搞活一座城」的重要指示要求。
 
  王清憲上任後,就不斷在思考這句話背後的含義:「辦好一次會」是總書記對已有結果的肯定,「搞活一座城」則是總書記對青島的希望——發揮峰會效應、放大峰會效應,提高城市活力和競爭力。並不是因為上合峰會的舉行,青島客人多了、熱鬧了,就叫「搞活」,而是要求充分發揮青島幹部、企業家、資本、產業等方面的活力。這個「活」,是立體、綜合、全方位、內生地「搞活」。
 
  上合青島峰會後,習近平總書記為青島提出了更為具體的發展目標——「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是為三句話中的第二句。
 
  經過深入學習領會、廣泛梳理總結,最終,「開放、現代、活力、時尚」被定義為青島的城市特質。王清憲解釋道,這八個字,既是指城市發展方面內在與外在的統一,又是青島這座城市與青島人的風貌氣質的統一。「開放」是路徑,就是發揮青島對外開放優勢,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現代」是理念,就是堅持市場化、法治化改革,用現代理念、意識、方式推進城市治理現代化。「活力」是根本,是以構築城市活力生成體系、打造活力之都為目標,以服務者心態打造營商環境。「時尚」是氣質,是要培育多彩包容的多元城市文化,成為創新思想的策源地。
 
  2019年7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深改委第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建設總體方案》,對青島提出了「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台」的要求,是為對青島工作重要指示的第三句。
 
  在王清憲看來,上合示範區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台,絕不僅僅是上合18個國家之間的事情,而是要推動上合18個國家與「一帶一路」國家之間雙邊、多邊貿易合作,「這一下就把青島推向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最前沿」。
 
  基於此,青島將加快建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台,推動上合組織國家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之間資源交匯互動,着力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雙循環中的「雙節點」
 
  在7月21日召開的企業家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統籌好兩個循環,就是要更好地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不斷培育中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
 
  在王清憲看來,國內大循環,必定是打通南北、橫貫東西的循環,而青島既是東部沿海發達城市,又是長江以北的重鎮。作為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主要節點城市和海上合作支點的「雙定位」城市,青島在推動「一帶一路」陸海聯動中具有先天優勢,處於雙循環中連接南北、貫通東西的「雙節點」。
 
  今年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第六次會議、研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時,要求山東半島城市群在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中發揮龍頭作用,要求青島提升核心城市競爭力,發揮港口門戶城市優勢。
 
  王清憲說,珠江流域開放的前沿是深圳、廣州,長江流域開放的「窗口」是上海,黃河流域乃至中國北方缺乏能引領開放的城市。總書記立足於青島獨特的城市區位、工業地位、陸海聯動的特殊定位,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循環的背景下對青島進行定位,就是要青島在落實「雙循環」重大決策部署中,做黃河流域開放發展「窗口」,做北方地區開放發展新的重要戰略支點。
 
  今年6月,王清憲率領青島黨政學習考察團前往上海學習交流,舉辦「青島—上海現代服務業發展交流與合作對接會」。他此行的目的,是虛心求教於上海的現代服務業發展經驗,引導南方資源向青島賦能,打通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間的南北產業循環。

  「學深圳、趕深圳」
 
  一個城市的開放,首先是人的思想開放,尤其是政府官員的思想開放。王清憲上任青島的第二個月,在中共青島市委十二屆五次全會上提出,放大坐標找不足,提高標準找差距,首次明確對標方向:「學深圳、趕深圳」。王清憲認為,青島要學習深圳開放、創新、改革的精神,學習市場化、法治化、專業化、開放型、服務型、效率型『三化三型』政務服務環境。
 
  2019年5月23日,第一批參加體悟實訓的青島幹部趕赴深圳,他們先要接受為期10天的「市場化、法治化」集中培訓,然後被安排到深圳的各大型企業、投資機構和中介組織任職,進行90天的企業實踐訓練。目前,青島派出的第三批幹部即將歸來,第四批幹部很快就會踏上行程。
 
  王清憲表示,「去深圳體悟實訓的,很多都是青島的局級幹部。也不去政府掛職,直接去深圳各大高端創新企業、社會組織、中介組織工作。去了以後,當普通職員,給人家站櫃檯、做方案、去談判、去政府申請項目,沒有任何職務。通過深入學習,讓青島幹部知道深圳企業家與深圳的官員如何相處,角色換位,就知道如何為企業家服務了。」
 
  據悉,前兩批赴深圳學習的隊員結合自己單位、對照深圳的標準,對於青島應該怎麼調整,建議市委市政府做哪些改革,已形成高質量調研報告150餘篇,意見建議250餘條。

  青島,一個正在創業的城市
 
  從2019年開始,青島連續兩年舉辦全球創投風投大會,這讓青島成為世界創投風投關注的新風口。2019年,青島私募基金總數達553隻,同比增長33.6%,高於全國24.1個百分點;基金管理規模821.2億元,同比增長28.3%,高於全國20.8個百分點。因與美國貿易摩擦、全國投資總體都在低位增長的2019年,青島全市投資增長21.6%,增速列全國35個大城市第一,更是遠高於2018年7.9%的投資增速。
 
  去年以來,青島來自深圳企業投資合作的項目就達111個、到位資金近300億元,5億元以上重點簽約項目32個,計劃總投資額1762.6億元,深圳已成為青島內資到位資金的主要來源地之一。
 
  在王清憲看來,青島依託骸卡奧斯平台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也是在為年輕人創業提供平台,因為工業互聯網是最吸引年輕人的。年輕人創業所缺少的資源,能在這一工業互聯網平台輕鬆對接。這也是創投、風投最願意投資的領域。如此一來,就形成了產業鏈、資金鍊、人才鏈、技術鏈「四鏈合一」的生態。
 
  據了解,今年上半年,青島克服疫情影響,僅通過網絡簽約項目就達588個,總投資6608.8億元,大部分圍繞工業互聯網、智慧城市、機器人、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等新動能領域。「這些項目一旦落地,轉眼就要招工,高科技人才緊跟着就來了。一個城市有了創業的資本、資源,才能真正聚攏年輕人來創業。」

  15個攻勢就是15組改革
 
  在重新定位了坐標、目標,尋找到了與先進城市的差距之後,關鍵是要找到實現城市戰略目標的改革路徑。從2019年開始,青島發起了經略海洋、「雙招雙引」、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建設、「高端製造業+人工智能」等「15個攻勢」,堅持把15個攻勢作為15組改革,跨行業、跨部門設立專班推進。
 
  王清憲上任青島市委書記後調研發現,青島傳統產業多,傳統模式多,產業新動能不足,尤其是信息化數字化產業不足,青島營業收入排名前二十位的企業沒有一家新一代信息技術企業。這帶來的後果,一是傳統產業沒有數字化賦能,二是沒有新的數字產業。
 
  「山東是製造業大省,41個工業門類齊全,在全國首屈一指,其中青島有36個工業門類。去年,青島把華為、騰訊、科大訊飛、商湯科技、曠視、海康威視等人工智能頭部企業請到了青島,我們希望這些高科技企業在青島發展人工智能、培育工程師,把算力算法算據變成產品,應用在傳統產業提高效率。而青島本土的傳統企業向他們也全面開放應用場景,接受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的改造。」王清憲介紹。
 
  從去年到今年5月8日,青島共有500多家企業開放了應用場景,進行人工智能改造。按照王清憲的設想,青島將以產業開放帶動城市開放,對傳統產業全部進行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賦能,打造人工智能應用與服務產業高地;賦能之後,青島各產業的生產效率至少提高20%以上。
 
  青島港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港口,吞吐量全球排名第六,集裝箱排名第七。王清憲到任後卻發現,青島港過去像個挑夫——只做簡單的運輸、裝卸。「我們經營城市、經營港口,就要充分挖掘港口的經濟內涵,把運輸港變成貿易港。」
 
  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建設攻勢,倒逼青島港開始全面轉型——一面開拓陝西、河南、新疆,延伸更多的經濟腹地;一面遠赴歐亞各洲,開闢更多的國際航線。同時,青島港開始打造中國北方國際郵輪母港、中國北方最大船供油基地,與石油巨頭和數十家地方煉廠首創「原油現貨超市」和混兌調油業務……從單純物流到人流、商流、資金流、信息流以及臨港產業等全要素的集聚。
 
  正如王清憲所說,青島已開始把倫敦、新加坡等國際航運中心城市作為對標的榜樣。最終,由港口轉型推動的,是青島這座城市開放能級的提升。
[责任编辑:赵书琪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