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江苏 > 特别报道

兼具科技與時代感 「雙面繡」蘇州展中外經典修復電影

2020-09-26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杜林 宋璟 報導:9月26日,由中國電影資料館(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江蘇省電影局共同主辦,中共蘇州市委宣傳部承辦的2020年致敬經典·修復電影主題論壇在蘇州舉行。
 
江蘇省電影局副局長王明珠(右一),蘇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金潔(左二),蘇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楊芳(左一)等共同向楊雪培、第五代著名導演霍建起、《血色清晨》攝影師曾念平贈送修復電影藍光紀念版

  蘇州首辦專業國際修復影展
 
  2020年致敬經典﹒國際修復電影展由中國電影資料館、江蘇省電影局共同主辦,蘇州市委宣傳部承辦、蘇州藝術人文影院聯盟、蘇州廣電總台等單位共同協辦。蘇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金潔表示,本次展映是新冠肺炎疫情以來,第一個跨區域綜合性新影展,也是蘇州第一次舉辦專業的國際修復電影展。這既是對蘇州疫情防控體系和防疫能力的信任,也是對蘇州近年來繁榮穩定電影市場的肯定。金潔表示,蘇州是一座「雙面繡」城市,不但有典雅秀美的古典風韻,還有時尚開放的現代風貌。這座城市,就像修復電影一樣,既保留了歷史悠久的故事,也呈現出4K般的科技感和時代感。
 
  此外,江蘇省電影局副局長王明珠,蘇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金潔,蘇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楊芳等共同向楊雪培、第五代著名導演霍建起、《血色清晨》攝影師曾念平贈送修復電影藍光紀念版。
 
  今年是世界電影誕辰125周年,為展示最新電影修復成果,展映單元組織國內外各修復機構修復的中外經典影片進行展映。展映電影包括《紅菱艷》、《祝福》、《雁南飛》、《白蛇傳》、《大鬧天宮》、《滿意不滿意》、《象人》、《小小得月樓》、《美食家》、《柏林蒼穹下》等。展映期間配套設置映前技術講解、映後見面會或對談等活動,以及電影修復專家學者研討會,交流世界各國的修復技術和修復經驗。展映活動計劃於9月25日至9月27日在蘇州,9月25日至10月8日在北京兩地開展。

  中國2K修復技術獲全球業界認可
 
  中國電影資料館館長、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主任孫向輝介紹,「電影檔案影片數碼化修護工程」自2006年起正式啟動,該工程是黨和國家發展公益文化事業保護文化遺產的重要舉措,對我國電影數碼化進程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目前,修護工程共完成525部2K影片,15部4K影片的修復。2014年-2018年,多部2K修復影片進入國外重要電影節展,表明中國2K修復技術為世界修復界認可。
 
  金潔表示,本次影展對三部蘇州題材的經典影片進行了修復。在這些影片中,不僅可以看到古樸的江南水鄉、舊時的城市樣貌,還可以重溫昔日尋常巷裏、市井人家的生活百態,更可以感受和體會到城市發展的軌跡。從《小小得月樓》,可以看到如今「蘇州老字號」的傳承發揚;從《美食家》,可以看到當今蘇州百姓精緻的「蘇式生活」;從《滿意不滿意》,可以看到現今「蘇州最舒心」的營商環境。這就是光影的魅力,有復古的情懷,也有對城市文化的全新理解。
 
  蘇州曾誕生過費穆、吳永剛、金山、王漢倫等電影藝術家,曾拍出過《小城之春》《漁光曲》《馬路騎士》《遊園驚夢》等經典影片,曾舉行過中國電影百年經典電影音樂會,不僅如此,蘇州還是中國電影金雞獎永久評獎基地。金潔表示,當前,蘇州市正在大力推動影視產業發展,不斷豐富多元電影文化體驗,繁榮電影放映市場,以持續的努力來更好滿足蘇州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好地提升蘇州城市的文化軟實力和產業硬實力。

  電影修復傳承「工匠精神」
 
  本次主題論壇共分為五個單元,第一單元主題聚焦「工匠:修復精神」,黎濤、崔志民、肖搏以及吳雲岳回顧中國檔案影片數碼化修復的歷史,講述電影修復的初心與未來。第二單元學者陳墨、石川、策展人沙丹圍繞「價值:電影修復作為文化」展開陳述,深入分析電影修復的文化價值和意義,對電影修復所面臨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見解。第三單元,青年修復師代表吐露心聲,分享在電影修復過程中的故事,在向前輩致敬的同時表示更要傳承「工匠精神」。第四單元展望未來,楊小康、王雨田、左雯、王一夫、崔剛圍繞「創新:與現代科技相遇」這一主題,分別從電影資料人工智能、音頻修復、AI、高幀率修復等技術層面探討高精尖科學技術在電影修復上的應用。在下午的圓桌會議中,眾多重量級嘉賓從多個維度討論了「求索:數字修復能還原膠片嗎?」及「暢想: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兩個主題,對電影修復的發展前景及趨勢進行前瞻性預測和構想。
 
[责任编辑:薛正轩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