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平整的通村道路,整潔的文化廣場,優質的農特產品,特色的生態旅遊……近年來,安徽省黃山市歙縣石門鄉圍繞產業發展、政策保障、內外共促等精准脫貧途徑進行探索和實踐,用“繡花”功夫扎實脫貧攻堅各項工作,繪製出一副勃勃生機的脫貧致富的嶄新畫卷。
石門鄉全鄉兩個行政村1278戶4041人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91戶574人。以前的石門鄉村莊環境髒亂差,長期以來村民僅以出售茶葉、毛竹和外出務工維持生計,支柱產業效益不明顯,兩個村村集體經濟收入幾乎為零,是典型的“空白村”。
自精准扶貧工作開展以來,石門鄉村容村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支柱產業取得長足發展,村集體經濟逐步壯大,村民幸福指數越來越高,2017年竹嶺村貧困村出列,2019年所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農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性收入1.58萬元,兩個村的村集體經濟收入分別達到6萬元和17萬元。
“吃派飯”察民情解民憂
黨建引領“聚合力”,精准幫扶解難題。石門鄉黨委強化黨建引領,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群眾工作優勢轉化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工作優勢,持續深入開展“五級書記”遍訪貧困對象活動。壓緊壓實駐村扶貧工作隊責任,通過“季遍訪”“五常五群眾”“吃派飯”的方式,體民意、察民情、解民憂。落實“單位包村、幹部包戶”制度,市紀委監委、市信訪局、市人行、市郵政公司、縣聯通公司、縣林業局等6家幫扶單位共籌集資金300餘萬元,支持對口村林區道路建設、古道修復、貧困群眾和留守兒童慰問等。市、縣、鄉、村96名幹部幫扶191戶貧困戶,每月至少開展一次走訪,精准幫扶貧困戶解決生產生活難題。
暢通交通“微循環”,鋪就致富快車道。要想富,先修路。近年來,石門鄉多方爭取,累計投入資金400餘萬元,用於村中主幹道、背街小巷、林區道路和生產便道的修建和硬化。建成嶺後、青峰、躍光等林區道路35公里,生產便道15公里,建成950平方米竹產品交易市場1個,全鄉人民的生產生活條件進一步改善,也迎來了新的產業發展機遇,一車車深加工的農產品順利運出去,一批批自駕遊的背包客開心湧進來。
推動村貌“展新顏”,提升村民幸福感。越是環境美的村莊,往往越是人氣旺、發展快、前景好。近年來,先後開展了石門村、躍光自然村省級美麗鄉村中心村建設和青峰、嶺後自然村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暨“五清一改”工程,通過實施道路硬化綠化亮化、安全飲水工程、污水管網鋪設、村莊垃圾處理、露天廁所拆除、房前屋後整治、河道整治、文化休閒廣場建設、公廁等專案,村容村貌煥然一新,人居環境和生態品質明顯提升,2019年石門鄉獲“安徽省森林城鎮”稱號,竹嶺村獲“國家森林鄉村”和省級“百村示範、千村整治”示範村稱號,青峰自然村入選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
生態文旅產業揚帆起航
培育企業“領頭羊”,實現發展高質量。實施農產品加工業提升,實現傳統產業優化升級。近年來,出臺一系列獎勵辦法,鼓勵經營主體立足茶葉、毛竹等特色資源,在深加工和延伸產品上下功夫,培育出石門竹業專業合作社、程玉光土特產加工廠等經營主體,先後引進安徽石門徽菜特色農產品有限公司和黃山春光旅遊有限公司,建成標準化筍乾烘焙廠房3000平方米、凍庫200平方米、茶廠540平方米、扶貧車間1個、竹酒基地1個。“石門筍乾”“竹酒”“竹嶺一葉青茶葉”等六類產品通過扶貧產品認定入駐中國扶貧網銷售。2020年“清心谷生態園”景點對外開放,石門鄉生態文化旅遊產業揚帆起航。
確保成果“全民享”,兜底保障全覆蓋。針對村集體經濟發展活力不足的問題,找准病灶、對症下藥,利用扶貧项目資金,先後實施了嶺後笋乾加工廠、嶺後農家樂、躍光凍庫及石門自來水供水工程等扶貧项目,使得兩個村的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分別達到6萬元和17萬元。利用村集體資產收益開發臨時性崗位35個,無勞動力貧困戶年分紅達4500元。2014年以來,全鄉實施危房改造174戶、易地扶貧搬遷14戶、安居提升22戶、住房品質提升26戶,切實保障了“五類對象”的住房問題。全鄉農村低保143人,五保供養人員25人。精准實施健康脫貧政策,通過“351”“180”、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醫療再救助等形式,防止因病防貧。(吴敏 朱俊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