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大約有9萬平方米廠房,目前已全部搬空,正在陸續拆除。」10月30日,合肥廬陽經開區內正在實施搬遷的某印刷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此間 ,一輛輛卡車正在運送零星的機械設備和從廠房上拆下的廢舊材料。
據廬陽經開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幾日,園區內一家佔地175畝印刷企業、一家佔地85畝鋼結構生產企業及一家佔地125畝的停產租賃企業正在主動實施搬遷,而在之前沒多久,一家105畝的統企業已搬遷騰空,剩餘預計明年上半年完成。
據悉,作為廬陽區工業經濟發展的「主陣地」和產城融合發展的「先行軍」,廬陽經開區實際可利用面積僅有不到12平方公里,是全省可用地最小的省級經開區。
然而,「蝸舍」並非「荊扉」,小園區也有大志向。近年來,廬陽經開區瞄準新興產業,劍指全省高技術服務示範區,按照產城融合思路,加快轉型升級步伐。
7個「園中園」華麗亮相,一座座現代廠房拔地而起,涉及半導體、信息技術、跨境物流、醫學檢測等多個領域的100餘家優質企業紛至沓來。園區高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從2015年0.88億元爆發式增長到2018年13億元,2019年高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35.5%,實現了從「面積最小」到「發展最快」的精彩嬗變。
四大新興產業加速集聚
今年1-10月份,廬陽經開區及下轄各科技園區累計新引進項目42個,涉及數據應用、集成電路、信息系統、醫療器械等多個行業領域。此外,今年認定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32家,總數達到90家。廬陽大數據產業園獲評長三角G60科創走廊標杆園區。
一退一進,使得廬陽經開區大數據、大健康、智能製造、智慧物流業四大新興產業集聚態勢愈發明顯。
安徽安龍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在全省率先開發出「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合肥恆爍半導體有限公司推出國內首款超低功耗、存算一體閃存晶片,長庚光學研發出全球視場角最廣的微單全畫幅相機鏡頭。在破解轉型發展難題的道路上,廬陽經開區又打開了新的空間。
下一步,廬陽經開區將根據自身定位和地理位置特點,圍繞新興產業抓好優質項目引進,依託新站高新區的「芯屏器合」、合肥大科學裝置中心的承東啟西,以及合肥城市副中心和合肥雙鳳工業區的「左右逢源」,做好強鏈延鏈補鏈文章,推動更高層次的對外開放,築牢內陸開放新高地。(記者 柏永 孫軍 通訊員 趙明 顧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