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山西 > 特别报道

山西:晉祠大米再獲豐收

2020-11-05
来源:香港商报网
    11月5日,已是深秋時節,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花塔村稻田公園內的200畝水稻又迎來一年一度的收割季,放眼望去,金黃的稻田與藍天、白雲彙聚成一幅鄉村振興的豐收圖景。空中俯瞰,融合三七分水、晉獻嘉禾、桐葉封弟的唐風晉韻主題稻田畫更是蔚為壯觀。
 
 
    金色的稻田裡一台台收割機來往穿梭,打開收割機的閘門,“稻流”噴湧而出,連綿不斷。聚在隴上的稻農個個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稻花香裡說豐年,與此同時,位於村中大槐樹下的晉祠大米加工廠內,一樣是機器轟鳴。望著剛剛流出還帶著溫度的顆粒晶瑩的晉祠大米,村民陳變花高興地說:“今年的大米最好吃了,自家閨女早早就把晉祠大米賣到浙江去了,沒幾天功夫已賣了幾千斤。”談到收成,陳變花難掩興奮,“今年畝產能達到1000多斤,一斤能賣到10塊錢哩。”
 
    享譽三晉的晉祠大米,有3300多年的種植史,素有“北米之最、皇家貢品”之稱。四季分明的氣候,黑色弱鹼性有機土壤及低溫恒定、富含多種微量元素的的晉祠難老泉水,共同造就了晉祠大米質色褐而透明、性軟而韌、味香而甜的獨特品質,素有“七蒸不爛”之說。歷代文人墨客更為晉祠大米留下許多千古佳句,“大米芯芯藕瓜瓜,元宵蛋蛋女娃娃”更是凝結了晉祠大米造就的獨特文化記憶、家鄉的味道和舌尖上的鄉愁。
 
 
    今年以來,晉源區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依託深厚的農耕文化傳統和獨具特色的旅遊資源,按照“區域化佈局、標準化生產、規模化種植、產業化發展、集約化經營、品牌化打造”的思路,以良種為核心,以良法為手段,以良田為基礎,通過實施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加大資金、技術、管理、設備等政策扶持力度,推動晉祠大米提質增效。採取培育新品種、推廣新技術、施用有機肥等一系列措施;完善灌溉水渠、田間道路、收割機械等配套建設;聘請專家,科學進行田間管理;搭建線上線下供銷平臺,統一加工、統一包裝、統一銷售。晉祠鎮王郭、北大寺、南大寺、赤橋、花塔等村,通過土地流轉等方式先後復種晉祠水稻,在每畝1000元補助的政策引導下,今年東莊、長巷、索村等村集體新增復種達1000畝。截至目前,晉祠大米種植面積已達3000餘畝,實現了閒置資源盤活、集體經濟壯大、農民穩定增收的喜人變化。
 
 
    晉源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晉源區將全面實施晉祠大米產業提升振興計劃,重塑晉祠大米品牌,開發晉祠大米符號價值。積極完成晉祠大米國家地理標誌產品認證工作,組織開展春夏插秧、暑期遊學、金秋共用豐收喜慶等活動,做大做強鄉村旅遊新業態,開創“全域旅遊+鄉村振興”新境界,打造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使稻田公園更有魅力,稻作農耕文化更受歡迎,讓晉祠大米成為太原市一張亮麗的文化名片。(王利萍 楊潤德 崔莉霞)
[责任编辑:赵书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