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孫吳縣:主推「三種」道地藥材 延伸中藥材產業鏈條
年初以來,黑龍江省孫吳縣積極引導中藥材種植主體,形成以市場為導向,資源為依託,堅持「產、加、銷」一條龍,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依託本地中藥材龍頭企業,加強與國內知名藥企、藥商及俄羅斯等「一帶一路」國家對接合作,延伸中藥材產業鏈條,開展中藥材鮮品、飲片、中間提取物加工以及藥食同源產品等精深加工項目招商建設,中藥材產業發展步入快車道。
孫吳縣自然資源富集,有野生藥材360多個品種,藥材主要銷往亳州、安國、韓國、日本等地,且種植中藥材歷史悠久,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種植倉術、人參、甘草等藥材。全縣確定道地藥材關防風、關倉術和水飛薊為優先發展品種,中藥材種植面積5萬餘畝,有種植大戶及專業合作社21家,收購藥材經銷商30餘家,種苗繁育基地400畝。
為加快中藥材發展,孫吳縣出台了《中藥材扶持辦法》,2020年對支持品種給予扶持政策,其中一年生中藥材補貼每畝不超過100元,三年生中藥材每畝補貼不超300元,對於主推品種每畝適當增加補貼。
水飛薊系列產品創產值達到3700萬元
在孫吳縣億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加工車間,一台台機器不間斷運轉,穿上工作服後,記者一行剛進門就聞到一股淡淡的香油味。該公司董事長范永明早已躍躍欲試為大家介紹他的成果。據范永明介紹,該加工車間為水飛薊油加工生產線,旁邊還有醬油加工生產車間。記者看到其中一桶正在沉澱的水飛薊油,表面毫無雜質,清新油亮,湊近一聞香油味撲面而來。范永明稱,水飛薊笨榨油更容易被人體吸收,具有降脂、潤滑血管壁,防止血栓的功效。從剝籽、炒籽到出油、沉澱、加熱、再沉澱,每天加工8噸水飛薊,可生產1.6噸水飛薊油。剝籽後剩餘的水飛薊莖葉還田做肥料對大豆產量具有增進作用;榨油後的廢渣餅經過再次加工可加工成醬油。
據了解,孫吳縣億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生產加工、經營水飛薊系列產品為主,擁有水飛薊全程機械化種植基地3萬餘畝。一期建設水飛薊油、大豆油和水飛薊醬油加工生產線,已投入生產。二期水飛薊提素車間正在建設中,公司全部投產後,年利用水飛薊籽1500噸,產水飛薊素100噸、水飛薊賓25噸、水飛薊油300噸、大水飛薊醬油1000噸,創產值達到3700萬元。
「整個產業鏈吃干渣淨」
在范永明的辦公室內,書櫃裏擺滿水飛薊系列相關產品,水飛薊油、水飛薊醬油、水飛薊香皂、水飛薊木耳以及范永明最引以為豪的水飛薊相關提取物。范永明表示,從收購農民種植水飛薊,通過機器分離成殼和仁,殼提取水飛薊素,水飛薊素再提取出水溶性水飛薊素,再提取水飛薊賓,生產加工為水飛薊素膠囊和水飛薊賓膠囊後進入醫藥市場。「該技術沒有可借鑑性,是全國首家且唯一一家。」提到水飛薊不善言談的范永明打開了話匣子,水飛薊撥開仁去榨油,再用水飛薊廢渣做醬油。目前已經開發出產業鏈;水飛薊提取後的廢殼做木耳培養基,木耳經化驗含水飛薊素含量較高;水飛薊剝殼時有一定量的仁未剝離,其中的油通過提取後,做成洗滌劑或香皂,有美容效果,去污能力要高於市場任何一種皂產品。
除此以外,剩餘的水飛薊培養基,可為鍋爐房供暖。加工醬油剩的渣子做綠色養殖,糞便直接還田可進行農業再循環生產,「整個產業鏈吃干渣淨,什麼也不剩,但在這裏面也有很多產品沒有開發出來,目前能做的只能做到這麼多,還希望繼續開發其他產品。」
范永明欣慰的稱,目前產品在國內知名度也有了,已與多家企業進行合作,除線上銷售實體店也有銷售,銷路不愁,但面臨加工量不夠。下一步將擴大生產,結合水飛薊種植政策,擴大種植面積,在其他水飛薊優勢種植產區發展自己的基地,與其跨緯度交流,把最好的東西用於種子繁殖。
孫吳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姜乃昌表示,下一步,孫吳縣要以種植示範基地建設為抓手,逐步擴大種植面積,把道地主推品種關防風、關倉術、水飛薊種植面積增加到2萬畝、其中水飛薊1萬畝,引導和支持開展藥材初加工,招引有實力的藥企進駐孫吳縣,支持水飛薊加工企業擴大生產加工規模,引領更多中藥材及產品走向全國。(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