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73歲的貧困戶吳樹仁樂滋滋地向記者介紹脫貧攻堅開展以來他家裏發生的變化:兒子在部隊當兵表現優異,夫妻倆在家種茶、養殖,生活過的越來越好。聊起這些事老吳佈滿皺紋的臉上綻開了幸福的笑容。
老吳家住在皖南休寧縣陳霞鄉泮路村,因地處深山,交通不便,產業落後,是一個典型的貧困村。全村286戶1033人,其中貧困戶就有54戶142人。自脫貧攻堅號角吹響後,政府先後從市、縣下派3名專職幹部組成扶貧工作隊進行幫扶,該村通過基礎設施建設、醫療衛生投入、產業項目發展、農業技術培訓等方式,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增強脫貧戶自身“造血”功能,走出了一條脫貧致富的新路子。
立足產業發展,創新謀劃增實效
茶葉是泮路村的傳統經濟作物,村集體從茶葉入手,一方面對全村600畝左右的低產、荒蕪茶園進行改造,通過茶園複墾、修剪、補栽,帶動了當地50多戶貧困戶增收;另一方面實施“四帶一自”產業扶貧專案發展茶業,將220平方米的老村委會改造成標準化茶廠,並添置了一條新的茶葉製作機械生產線,解決了泮路村一直以來賣茶、制茶難的問題。
今年農戶通過村集體收購、加工和統一銷售的方式,實現茶葉銷售額60多萬元,與幫扶單位對接實現訂單銷售2萬元。
村集體還建設成了18口養殖魚塘和47口繁殖魚塘的魚類養殖基地,投放多種泉水魚苗,年繁殖石斑魚苗50萬尾,年產鯽魚2萬斤,草魚5千斤。
以產業發展為切口,拓寬經濟發展思路,今年該村已經實現集體經營性收入13.7萬元。
加快家鄉發展,吸引能人回鄉創業
泮路村有山場1.9萬畝,水田760畝。
幾年前,村裏不僅道路破舊河道狹窄,水田灌溉不暢通,部分護岸垮塌,經常洪水倒灌,造成良田半荒。通過近幾年的基礎設施建設,一條長3000米,寬4.5米的硬化道路完工,良田水源灌溉渠道和防洪護岸也全部修好。
原來在外務工的三組村民汪澤,過年回家看到村裏的發展建設,便下定決心回鄉創業。今年他從村民手中流轉了近20畝土地種植菊花,當年種植就收穫了1200斤幹花,僅此項收入就達到了4萬元。
打破貧困壁壘,助力鄉村振興
2017年實現全村脫貧出列,產業不斷發展,集體經濟不斷壯大,民生工程專案不斷完善。自健康扶貧“百醫駐村”省級專家夏克春到泮路村駐村以來,村民不僅實現了家門口就醫,還吸引了外地患者慕名而來,每天廣場上停滿了外地來的車輛,成了推介泮路的良好窗口。
近年來,村文化活動廣場建成,村圖書室實行常態化開放,農閒時村民自發組建了“農民京劇團”,文化生活不斷豐富。此外,該村還處於新建成的月潭水庫庫尾,月潭湖旅遊專案將會進一步帶動該村“農家樂”開發、旅遊觀光和土特產品銷售。
同時,中泮路自然村省級美麗鄉村中心村建設也在推進中。
如今,一個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新泮路正朝人們款款走來。(記者 吳敏 通訊員 汪士奇 蔔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