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安徽省黃山市城市建築勘察設計院院長陳繼騰回到了有著“徽州文化第一村”之譽的黃山市屯溪區屯光鎮篁墩村,參加“洛閩溯本”牌坊修繕保護工程專家評審會。這個沉寂了數十年的徽州古村落,再次燃起重現歷史風貌的雄心。
黃山市城市建築勘察設計院院長陳繼騰
作為中國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委員會專家,陳繼騰說,讓更多傳統古村落走入保護者、決策者的視野,守住徽州煙火,是他和他的團隊多年來努力奔走守護的一個夙願。
走訪古村落,聽當地老人講述歷史。
“我不想以後去後悔”
陳繼騰已經不記得自己是第多少次到篁墩了。這個徽州小村落,程朱理學奠基人程頤、程顥、朱熹的祖上就曾居於此,因而這裏又被譽為“程朱闕裏”,明朝時就建有程朱三夫子祠、程朱闕裏坊等,到了清朝,乾隆皇帝又禦賜“洛閩溯本”四字,刻於程朱闕裏坊之上。
陳繼騰(右)在調研中。
“這些都是珍貴的歷史記憶,可惜現在都遍尋難覓了!”陳繼騰說,由於歷史原因,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篁墩的程朱闕裏坊及“洛閩溯本”被推倒埋於地下。
調研常常要翻山越嶺,有時候甚至要攀越懸崖。
“這些年我幾乎跑遍了徽州的古村落,如同篁墩一樣,很多古村落都有著獨特的歷史風貌或文化遺存,但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這些古村落正逐漸遠離人們的視線,很多老房子早已沒有人住,或是倒塌,或是荒蕪。”陳繼騰說,每當看到這樣的情景,他心裏不免有些感傷。而這樣的古村落在徽州並不在少數。
熟悉陳繼騰的人都知道,陳繼騰是個責任心非常強的人,從事的雖然是城鄉規劃研究設計工作,但卻一直牽掛著徽州古村落的保護現狀。
徽州,是陳繼騰始終放不下的根。在他看來,徽州古村落是徽州文化最重要的載體,是徽州人世世代代居住、繁衍、傳承的本源地,蘊含著豐富的自然與人文資訊,但歷史與現實帶來的衝擊,也讓很多徽州古村落正面臨消逝的危險。
“守住徽州煙火,是我心頭一個執著的夢想,如果我不去呼籲,不去努力,我怕我有一天會後悔。”陳繼騰說。
“再不搶救就晚了”
上大學時,陳繼騰讀的是城市規劃專業,與徽州並無絲縷關聯。1984 年大學畢業後,陳繼騰選擇回到徽州工作,短短幾年的時間,他就把當地的村落跑個遍,形成了大量的第一手測繪資料。跑的村落越多,陳繼騰對徽州村落的情感就越深沉。
他意識到,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其實在徽派建築、徽州村落中都有細緻入微的體現,如徽州建築具有實用性、環境性、象徵性三大特徵,並有機地形成特有的徽派建築哲學理念,“可以說,在當下社會轉型期,徽派建築越來越彰顯出典型、獨特的資源價值、文化價值、生態價值、特色價值、產業價值意義”。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徽州人都能認識到這一點。2012 年,住建部會同相關部門,先後數次組織開展傳統村落調查,將全國有特色、有歷史、有遺存的村落納入傳統村落名錄。徽州傳統村落資源得天獨厚,但很多基層政府對於申報這一名錄卻並不積極,“他們考慮得也很現實,擔心一旦納入名錄,以後的旅遊開發或經濟發展就會受到限制”。第一批到第四批,全國總計4153個村落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但黃山市僅有92個村落入選,與其傳統村落的資源擁有量極不相稱。
陳繼騰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再不搶救就晚了”。
2017 年,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申報工作啟動,這也是最後一次全國性調查,錯過了這個村,就沒有了這個店。黃山市開始意識到納入名錄的重要性,陳繼騰主動請纓,承擔起對全市的傳統村落進行普查、資料整理和申報的重任。
他所在的黃山市城市建築勘察設計院只有40 來人,全部發動起來,人手也不夠,他就從母校安徽建築大學和黃山學院等臨時“借調”了30 多人,組成一支70 多人15 個工作小組的隊伍,爬懸崖,走密林,冒著酷暑,忍著饑餓,前後耗費兩個多月,跑了兩三百個古村落,拍攝照片,搜集資料,挖掘故事,最終按時提交了申報材料。
2018 年12 月10 日,住建部公示第五批擬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村落情況,黃山市179 個村落入選,位列全省第一。
陳繼騰團隊所申報的傳統村落數量,占到了黃山市入選公示傳統村落數量的75%,從數量與品質綜合來看,在全國範圍內都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沒辦法,我們這個工作就是要與時間賽跑,爭分奪秒。”陳繼騰說,和大多數中國村莊一樣,很多徽州古村落裏的年輕人都外出務工或生活去了,只留下一些老年人居住,談不上什麼維護與治理,很多具有典型文化氣息的建築、遺存,這次去時還有,下次再去可能就毀掉了,“我們到了一個村子後,只能盡最大可能去記錄,去拍攝,為徽州留一點資料”。
陳繼騰說,包括徽州人在內,很多人有一種誤解,覺得徽州已經有西遞、宏村這樣的世界級古村落了,那些地處偏遠的古村落根本就沒有搶救或保護的價值。在他看來,活態保護、激發活力,才是古村落保護最根本的命題,“維護文物建築的一個最好辦法就是恰當地使用它們”。
“只要徽州還有古村落,我就不會放棄努力,希望能和團隊一起,盡力守住它們的煙火,為後來的人留住一點鄉愁。”陳繼騰說,在他的心裏,關於徽州古村落,有一個恢弘的“藍圖”,他將持續為之努力、奔走、呼籲……(記者 吳敏 通訊員 章玉政 馨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