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辽宁 > 特别报道

遼寧營口:用「紅」底色繪出「綠」美景

2021-06-17
来源:香港商报网
    在「大黨建」工作基礎上,如何形成齊抓共管、各負其責的大生態環保格局?如何創新黨建工作機制,將黨組織活力轉化為生態環保的內生動力?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作為重要政治任務,自覺履行政治責任,遼寧省營口市生態環境局打造環保特色鮮明的政企校黨建「一張網」,找准黨建和環保工作結合點,用紅色動力引領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強化制度創新,「一張網」不斷織密針腳。對內,提升服務意識,促進作風轉變,鍛造一支有深度、有力度、有溫度、有厚度的生態環保鐵軍。對外,生態環境部門既與企業雙向借力給力、借勢助勢,又引導企業橫向互學互鑒、互檢互查,走上生態環境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征程。
 
    築起堡壘 構建監測新體系
 
    營口港鮁魚圈港區20多年前建成的海洋環境常規項目檢驗實驗室,至今卻連自身10個污水處理廠的監測需求都難以滿足。有人員,但技術儲備不足;有設備,但相關資質認定不夠。 營口港務集團有限公司港口服務分公司黨委書記曾憲利道出尷尬:「委託的第三方監測機構質量參差不齊,成本卻很高,我們想盤活資源又無從下手。」
 
 
    港口碼頭,距營口市主城區近60公里車程,營口生態環境監測工作人員來回奔波,頗感苦惱,「比增加效率成本更大的問題,是耽擱了海洋環境應急監測和處置的反應時間。」
 
    隨着4月27日簽訂的一份「紅紙」協議書,困擾雙方的難題正在解開。讓半閒置的實驗室既服務企業,又服務大局,成為雙方黨建共建的重要抓手。環保部門根據企業需求,安排實驗室各類分析項目和能力建設培訓,對發揮實驗室作用、取得相關檢定認證進行業務指導。以黨建統籌人員和設備資源,以實驗室為前線工作站,海洋環境應急監測領域的穩定合作在政企之間締結,營口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建設增加了重要依託。
 
    找准環境監測力量薄弱、人員缺口的問題導向,環保部門致力於在更大範圍內與國企、民企和高校開展黨建共建,借勢借力,融合壯大省市縣、政企校的環境監測新體系。怎樣促進第三方監測機構切實服務發展,如何讓化工企業有機分析能力發揮社會效應,這樣的思考正在生發。
 
    這些實踐範例表明,營口環保系統黨建陣地已經不再局限於系統,而是走向社會、基層,走進企業。今年以來,營口市生態環境局及下屬單位與20多家重點企業簽訂黨建共建協議,落實黨建共建、資源共享、環境共治、問政督效、誠信激勵等「六個機制」,為服務企業轉型升級、推動城市綠色發展出謀劃策。
 
    融合力量 形成應急新機制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營口主題活動形式多、內容實。這天,營口市生態環保專家走進營口理工學院,為大學生講解土壤污染對生態安全的威脅,闡釋防治方法及相關法律法規。大學生走出校園,參觀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污水處理廠,了解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藝和流程。雙方簽訂政校黨建共建協議,為搭建環保人才庫、應急庫和監測庫增添新力量。
 
 
    交叉融合的「三庫」,是黨建與業務工作結合的重要載體。營口市生態環境局以黨建凝聚人才「聽黨話、跟黨走」,整合環保應急專家、環境影響評價審查專家、高校環保領域專家及企事業單位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環保專業技術人員80餘人,建成環保領域人才庫,集智解決環保突出問題。其中,環境應急專家涵蓋環境諮詢管理、應急處置、石油化工、化學化工、環境監測、大氣污染治理等多個方面。
 
    環境應急的弦繃得雖緊,環境風險卻無處不在。提高處置突發環境事件的能力,需加強環境應急組織隊伍建設,並形成有效聯動。去年,營口市生態環境局聯合公安消防部門、醫療機構、相關企業、志願服務組織,開展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演練,並與專業應急處置單位——遼河油田溢油應急處置中心簽訂突發環境事件政企應急救援處置協議。
 
    如今,隨着建立的「大黨建」優勢充分釋放,「環保鐵軍」與相關部門、黨員先鋒隊、共建企業間形成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專兼併存、協調聯動的應急新機制。應急工作在黨的領導下,平日各自開展好、相互學習完善好、人員交流溝通好。遭遇問題,一方有需八方支援,第一時間衝鋒上前,形成合力,共守生態環境安全底線。
 
    抓好服務 涵養營商新環境
 
    4月15日,營口市生態環境局機關黨委收到一民企黨組織函件。
 
    坐落於大石橋市的遼寧三華耐火集團有限公司來函反映,下屬企業因環保設備升級改造導致在線數據超標,被責令限產整改。企業到銀行辦理轉貸業務時被告知,需要環保部門證明整改完成、解除了限產,否則企業資金流面臨「堵點」。
 
    「這件事說明,環保關乎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關乎生產經營的方方面面。」集團黨支部書記孟憲民表示,他們在結對共建中感受到,政府部門和民營企業間,黨建是最大的共識。
 
    收到函件的第二天就是轉貸期限。局機關黨委會同與三華集團結對共建的大石橋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大隊黨支部上門服務,在確認企業各項手續完備、整改落實到位後,開通綠色通道,先開具證明,辦結手續容後辦理,企業當天迎來「及時雨」。
 
    遇到問題第一時間想到黨,遇到困難通過黨組織來解決,「最大共識」凝聚起更廣泛的共識。通過黨建連心,企業家看到,企業加強環保工作,主動承擔社會責任,有利於爭取政府相關機構對自己的支持,有利於幫助企業樹立起良好的社會形象和品牌形象。
 
    同樣位於大石橋市的中民馳遠實業有限公司,依託鎂產業轉型升級方面的突出業績,今年參加評選省「五一勞動獎狀」。評先評優的聯審中發現,該企業因去年被環保行政處罰,評選資格或將被取消。
 
    了解到這一情況後,共建的黨組織深入企業,在地方生態環境部門的指導下,對存在的「未批先建」問題積極整改,獲得環評報告,處於審批前的公示期。營口和大石橋兩級生態環境部門立即出具材料上報真實情況,幫助企業獲得省「五一勞動獎狀」。
 
    營口市生態環境局蓋州分局現場指導康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三套在線監控設備提升改造;西市分局對六處工業企業入海排污口建立「一口一檔」;老邊分局與鋼鐵和化工企業在大氣、水、固廢、噪聲等污染防治及自行監測、超低排放改造等方面共建長效機制;鮁魚圈分局與華能營口電廠、聖泉高科材料有限公司就共同推進事項簽訂承諾書,體現雙方等位等責……
 
    在組織生活中深刻體會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在一次次黨建引領的政企懇談中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營口生態環境戰線凝聚起這樣的共識:變「硬性」的監管查處為「柔性」的服務前置,在融洽的政企關係下堅守環保紅線不再是難題。(記者 王藝橋)
[责任编辑:赵书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