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皖南黟縣西遞鎮源川村的蠶農們迎來了晚秋第四批蠶繭的豐收,村委會旁的空地上,大家忙着摘繭、售繭,一片忙碌喜悅的景象。「我們前期春蠶、夏蠶和秋蠶三批蠶繭共售出近1.4萬斤,經營性總收入達到了30.5萬元,帶動了50多戶村民增收,效益很不錯!」源川村黨支部書記吳峰華向記者介紹道。
抱團發展 打響「黟梅」品牌
據了解,近年來,西遞鎮立足資源稟賦、特色品牌等優勢,進一步優化產業發展布局,圍繞「1+6+N」模式,助力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實現自我造血。如源川村與葉村依託蠶桑傳統產業優勢,通過採取「企業+強村公司+基地」訂單養殖模式實施小蠶共育,實施蠶桑復興計劃,與蠶緣家紡公司簽訂合作協議,確定蠶種收購保底價格,保障村民收益。
同時由公司提供蠶種和技術支持,做好蠶桑養殖保障工作,以此實現養蠶規模化發展,帶動村民增收致富。截至目前,春、夏、秋及晚秋蠶四批蠶繭共售出1.7萬餘斤,經營性總收入38.64萬元,帶動50多戶村民增收25萬元。
除此之外,源川村還緊密依託青梅產業「3年掛果、5年收穫、8年豐產」的資源優勢,先行在嚴嶺組試點種植青梅20畝,通過本村示範先行,引導全鎮6個村通過村經濟聯合社共同出資抱團發展,成立了黟梅果蔬種植有限公司,探索青梅聯合加工項目,打響「黟梅」品牌。
今年,該村青梅銷量已達8000斤,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達1.1萬元,帶動村民增收2.9萬元。通過抱團發展青梅改變了以往各村「單打獨鬥」的局面,聯動提升了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助力了村民增收。
據統計,截至10月,西遞鎮各強村公司共運營項目37個,經營性收入達到2083萬元,預計全年純收入可達287萬元以上。
據了解,該鎮將持續挖掘各村潛在優勢,探索黨建引領促產業升級「1+6+N」的新途徑,實實在在帶動群眾致富,用實際行動助力黨的二十大精神在農村廣袤大地落地生根。(記者 吳敏 通訊員 鄭芝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