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武寧縣在2022中國生態文明論壇南昌年會上被命名為第六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在「生態美學」分論壇,該縣縣長張宇峰 以「綠色、宜居、和諧,山水武寧的生態美學」為題,從武寧優勢、武寧實踐、武寧思考等三個方面做分享交流。
武寧縣縣長張宇峰在「生態美學」分論壇演講
武寧優勢得天獨厚
近年來,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武寧縣堅定不移走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在生態文明建設上贏得了先發優勢。張宇峰用「1234」四個數字向大家介紹「武寧優勢」。
「1」:即擁有廬山西海一湖清水。全省唯一山嶽湖泊型5A級景區廬山西海近80%水域位於武寧境內,是武寧優質生態產品可持續供給的資源寶庫。
「2」:原國務院總理溫家寶,15年前親臨武寧視察,欣然題贈「山水武寧」。江西省委書記易煉紅,盛贊武寧是一座「人在畫中的城市」「全域都是5A級景區」。
「3」:武寧處於南昌、武漢、長沙3個省會城市3小時經濟圈內,具有發展為大中城市後花園、休閑養生度假勝地的潛力,為優質生態產品開發利用提供了潛在的廣闊市場。
「4」:武寧生態環境4類關鍵性指標持續優良。森林覆蓋率75.96%,濕地保護率高達84.73%;廬山西海界牌斷面水質常年達國家Ⅰ類;PM2.5濃度18微克/立方米,空氣優良率95.5%;全縣生態保護紅線範圍占國土面積的52.07%,擁有全國罕見的桃花水母、野生千年紅豆杉和白頸長尾雉等多種動植物界「大熊貓」,先後榮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國家生態保護與建設典型示範區、國家森林城市等60多項國家級、省級榮譽。
中國生態文明論壇南昌年會生態美學分論壇
武寧實踐率先探索
近年來,武寧縣圍繞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學形態進一步探索了「武寧實踐」。張宇峰總結了「2」個關鍵詞和「4」項率先探索。
「2」個關鍵詞就是「宜居」「和諧」。武寧以城市為載體,把城市打造成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該縣致力呈現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之美。將山水元素巧妙融入城市風光,將縣城內朝陽湖、沙田河以及外湖廬山西海連通,建成「武寧之窗」、環城濱湖景觀帶、湖濱北路生態修復及景觀提升工程,以「枕山、環水、見城」的方式呈現「山在城中、城在水中、人在畫中」的山水畫卷。致力呈現人與人之間的宜居之樂。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抓手,堅持創建為民、創建惠民,在老城做裝修工,在新城做繡花匠,在湖邊做手藝人,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積極培育文明風尚,實現城市外在美與內在美的有機融合。
武寧長水村循環經濟產業園
「4項率先探索」指的是近年來武寧縣在全省乃至全國爭第一、創唯一的探索。
比如,2017年4月1日在全國縣級層面率先建立起林長製,今年武寧也將以林長製首創之地的殊榮承辦全國首屆林長製論壇。
比如,率先在全國探索建立了生態產品價值轉化中心,僅在試點村長水村,就為村民發展產業發放生態資源類貸款1.95億元。
比如,在省內率先成立「多員合一」生態管護員隊伍,入選《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推廣清單》。
比如,在全省率先打造「萬村碼上通」5G+長效管護平臺,將全縣1942個自然村莊聯成一張網,給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裝上「智慧腦」、安上了「千裏眼」。
武宁生態茶場春茶採摘忙
武寧思考和諧共生
黨的二十大深刻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為我們開展生態美學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就如何構建新時代生態美學新形態,張宇峰用「三個結合」分享武寧思考:
1.堅持人類主體與自然主體相結合。傳承傳統哲學「天人合一」的思想,緊扣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理念,從整體上來把握人類與自然的辯證關系。
2.堅持生態價值與審美價值相結合。充分挖掘生態系統深層的、內在的「美」,實現生態價值的可感可知,推動生態價值與審美價值乃至經濟價值的相互聯系、相互轉換。
3.堅持把準方向與把握機遇相結合。既要堅定走好綠色發展之路,持之以恒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也要把握碳達峰碳中和、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區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機遇,不斷探索先行、爭做示範,走出一條具有特色的發展新路。(記者 周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