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實施協調推進機制辦公室組織編寫的《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實施報告(2018—2022年)》(以下簡稱《報告》)出版發佈。《報告》分為綜合篇、專題篇、實踐篇、政策篇4個篇目,全面總結了五年來規劃實施取得的成效,分主題遴選了31個地方典型範例。其中,增城區《「小特產」推動「大發展」》入選地方實踐範例,成為探索鄉村振興路徑的典型模式被推廣至全國。
「小特產」推動「大發展」
據了解,近年來,增城區依託增城荔枝、遲菜心、絲苗米等優勢特色農產品,大力推進5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着力打造都市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示範引領都市現代農業產業高端化,不斷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帶動一方經濟,致富一方百姓。2022年前三季度,5個產業園聯農帶農10867戶、21445人,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3.2萬元,有效帶動農民增收。
實施「園長制」 加快農業產業園建設
為將特色農產品優勢轉變為產業優勢,增城區強化組織引領,統籌推進園區建設,建立由區長擔任園長的「園長制」,成立區產業園建設領導小組,配強專職力量,組建產業園工作專班,並制定產業園總體佈局圖、作戰任務表、產業項目清單等,實施掛圖作戰,有序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
增城絲苗米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
產業園按照「一園一特色」「一園一品牌」理念,圍繞「農業增效、結構優化、產業融合、農民增收」目標,着力打造現代種植標準化、產品加工特色化、社會服務專業化、聯農帶農高效化,形成錯位發展、特色鮮明的園區發展格局。
為加快產業園建設,增城區推出了一系列利好政策,出台增城區產業園建設實施方案、扶持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利用閒置物業開展產業園招商引資工作方案、土地流轉獎補、荔枝產業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意見、加快推進現代種業發展二十條措施等系列政策文件,強化產業化獎補、品種培優推廣、發展用地、辦公場所支持等,形成產業園建設「組合拳」。
延伸全產業鏈條 探索都市農業融合發展「新路子」
在增城區絲苗米現代農業產業園,不少周邊市民群眾和遊客利用節假日的時間,到園區的稻夢空間、彩虹步道、水稻公園等地休閒散步或拍照「打卡」。同時,走進增城絲苗米產業文化展覽館,了解增城絲苗米的「前世今生」。
近年來,增城區以「生產+加工+旅遊+營銷」全產業鏈開發模式,延伸貫通一二三產業,將增城荔枝、絲苗米、蔬菜產業發展與推進鄉村振興、食品加工製造業優勢、都市休閒觀光需求緊密結合起來,走出一條都市農業融合發展「新路子」。
打響「金字招牌」 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品牌是一種標誌,是一種文化,更是價值的體現。農產品普遍價格不高,通過品牌打造與培育,是實現農產品價值提升的重要途徑。
為推動農產品品牌發展,增城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惠民利企政策。2020年印發了《廣州市增城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增城荔枝產業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意見的通知》,進一步加快增城荔枝品牌創建、強化增城荔枝品牌培育。在政策扶持下,增城區農產品品牌打造收效明顯。增城獲得「中國絲苗米之鄉」榮譽稱號;增城荔枝入選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全國綠色農業十大領軍地標品牌和第五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名目;增城遲菜心入選「中國農業品牌目錄2019年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等。
目前,全國140個城市、400多家超市均可購買增城絲苗米;依託仙進奉荔枝產業園平台建設的荔枝交易市場及品牌知名度,增城荔枝遠銷泰國、韓國、加拿大和北美市場。2022年,增城荔枝總產量4.5萬噸,銷售金額約為20億元,比去年翻了一番。
打造「智慧農業」 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
無人機、水肥一體化裝置、傳感器、遙感器……隨着信息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黑科技」被應用於現代農業種植中,不僅降低了人工成本,還提升了農產品的品質。
近兩年來,增城區突出科技創新引領,大力發展農業農村數字經濟,以建設增城區5G智慧農業試驗區為契機,以「三農」大數據項目為基礎,利用5G技術,實施無人機精準直播、精準施肥、精準施藥,有效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完成了友糧實業等12個試點企業的5G智能設備安裝和建立5G智慧農業建設項目系統平台。」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此外,增城區致力打造數碼化高標準農田,全力推進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和水利設施建設、朱村街萬畝高標準農田創新示範區建設以及朱村、石灘、派潭、正果4個千畝增城絲苗米示範基地建設,成功創建全省「數字農田」示範項目,建立增城區「絲苗米智慧信息化平台」,加強高標準農田建後管護。
接下來,增城區將立足現有農業地方特色和資源分佈,以「南聚北優」為導向,着力構建「五園、三軸、兩片」的都市農業現代化示範區總體佈局,形成園區化引領、軸線拓展升級、兩片協同發展的格局,着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獨具嶺南魅力的技術密集型、資本密集型與管理集約型的都市農業現代化示範區,探索一條適合粵港澳大灣區的都市農業現代化發展的路徑與模式。(記者 賴小青 通訊員 劉玉嫻)
頂圖:增城區遲菜心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農業農村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