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黃山市祁門縣的嵌字豆糖,外表看起來是方方正正的漢字,但吃起來口感細膩香甜,這個原本不怎麼起眼的豆糖,卻列入了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在徽州百年民俗文化中有一席之地。在祁門人的傳統習俗中,嵌字豆糖是逢年過節拿來招待客人的一道點心,方寸之間寄託着濃濃的鄉土文化與厚重的鄉愁情懷。
神奇的一抹中國甜
祁門嵌字豆糖中間都有一個代表祝福、象徵吉祥如意的字——福、祿、壽、喜、旺、財、吉、祥……。豆糖主要由糯米、黃豆粉、黑芝麻粉和麥芽糖稀等原料按一定的比例合制而成。每塊糖中的字裡含意,意間帶甜。
「嵌字豆糖是中國漢字文化和徽州文化的一個完美結合,也是徽州的民俗文化與徽州糕點文化結合的一個有效載體。」許多研究徽州文化的學者都說,品味嵌字豆糖,就是在「咬文嚼字」。
祁門嵌字豆糖非遺傳承人汪鎮華介紹說:製作嵌字豆糖過程看似簡單,其實程序非常複雜,要經過「熬糖、磨粉、攪拌、壓實、制字、拉伸、切片」等28道手工工序才能完成。製作中將黃豆粉和黑芝麻粉分別製成黃、黑兩種顏色的「面片」,將要嵌入糖中的字按照筆畫「拆」解開來,用不同食材拼成字型。經過拼接後的豆糖在最後卷上整塊黃豆粉片,壓實、拉伸,確保成型後的糖塊為方方正正的形狀。
醇厚的豆香,濃郁的芝麻香,調和上甜蜜的麥芽糖,帶上滿滿的吉祥寓意。嵌字豆糖不僅浸潤了濃厚的徽州傳統文化,而且傳遞出濃郁的思鄉情懷 ,一字一技,一字一情。祁門嵌字豆糖,用最神奇的一抹中國甜,在「咬文嚼字」里,為你講述非遺技法的香甜故事,在一「字」千秋里揭秘徽州文明密碼。對於外人來說,小小的豆糖體味到的是舌尖上的徽州風情,而對於打工在外的祁門人來說,小小的豆糖是對家鄉的眷戀和思念,是吃上一口時充滿甜蜜的鄉愁回憶,這字裡行間的傳統美味讓人驚艷而回味無窮。(記者 吳敏 通訊員 魯志英 錢新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