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年,一座坐落在江西省東北部,鄱陽湖東南岸的山水小城,自古就有「食盡江南米糧川」之譽。當萬年仙人洞的原始先人移植下第一棵水稻,華夏原始的農耕文化——稻作文化從此開始。
獨具特色的稻作文化孕育出萬年廣博豐富的飲食文化。萬年縣最具特色的傳統小吃,那一定非湖雲「懶豆腐」莫屬。這是萬年縣一種漢族特色傳統小吃,開始於元末,迄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
懶豆腐
就地取材
食材和工具裏鐫刻著故鄉印記
「懶豆腐」發源於萬年縣湖雲鄉,後傳播至萬年縣各個鄉鎮,以及與湖雲鄉隔壁的鄱陽縣饒埠鎮、樂豐鎮和余幹縣古埠鎮等地。
夾起一塊肥豬肉放進熱鍋中畫圈,鍋內只聽「吱」的一聲,在豬油的打底下,把事先調好的米漿倒進鍋內。米漿的原料可不是只有稻米,而是萬年縣特有的貢米和本地蕎麥米,再兌入一定比例的水,形成混合糊。這樣做成的「懶豆腐」嫩滑爽口。貢米和蕎麥米混合食用,彌補了大米中賴氨酸的不足,提高了營養價值。再加上蕎麥米的藥用功效,「懶豆腐」還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
為什麽「懶豆腐」會發源於萬年?那是因為萬年縣是「中國貢米之鄉」,幾乎家家戶戶都種有水稻。而蕎麥最早起源於中國,主要產區在西北、東北等高寒山區,生長周期短。據《萬年縣誌》記載,自宋朝開始,陸續有北方居民南遷至湖雲鄉境內,帶來了蕎麥種子和種植技術。湖雲鄉及其附近區域,地勢低,湖泊眾多,常年遭受洪澇災害。老百姓們播下蕎麥種子,霜降前收獲,彌補了水稻欠收帶來的糧食不足。
萬年還是「中國優質淡水珍珠之鄉」,而萬年珍珠的發源地就在湖雲鄉。湖雲鄉蚌殼資源豐富,老百姓們就地取材,選擇珍珠蚌殼作為煎製「懶豆腐」的攤平工具。米漿倒進鍋後中,拿起珍珠蚌殼攤鋪,攤鋪要迅速且均勻,一面熟了就得立即翻邊以防燒糊。最後出鍋,一張「懶豆腐」就算煎製完成。
由此也可看出,「懶豆腐」不是豆製品,比起「豆腐」,「煎餅」貌似更貼切。當地人就有稱「懶豆腐」為南方煎餅,與北方煎餅不同,「懶豆腐」的原料主要是稻米,而北方煎餅的主要原料是面粉。
傳為佳話
「懶豆腐」既不是豆腐,也不「懶」
說起「懶豆腐」的來歷,那時間得追溯到元朝末年,朱元璋與陳友諒鏖戰於鄱陽湖流域,湖雲鄉境內屬於雙方交戰的前沿陣地之一。
元至正二十二年冬,朱元璋兵敗退至湖雲鄉境內,人困馬乏,正待休整。忽報軍中無糧,連續兩日斷炊,朱元璋心急如焚,後打聽附近有朱姓村莊,便以同族名義向其借糧。當年正值洪災年,水稻欠收,村民為此犯難,但朱元璋治軍嚴謹,士兵秋毫無犯,深受當地群眾的歡迎。族長召集村民想辦法,有村民提議把大米和蕎麥米混合磨成粉,煎成餅,切成絲晾幹,送給朱元璋大軍。
朱元璋食後大悅,問族長該食物的名字,族長想到該食物吃起來像豆腐,且容易煮爛,便靈機一動,回答道「爛豆腐」。三軍解決斷炊之憂後,情緒振奮,連夜撤離逃出險境。村民助朱元璋大軍脫離困境的事跡在當地逐漸傳開,「爛豆腐」也因此名聲大噪。
在湖雲鄉,「爛」和「懶」同音,可能是後人覺得「爛」不太好聽,「爛豆腐」也就慢慢演變成了「懶豆腐」。「懶豆腐」的「懶」可不是懶惰的「懶」,而應理解為食用方便,懶人也會做。
剛出鍋的「懶豆腐」蘸紅糖吃,裹鹹菜吃,蘸辣椒醬吃;剛切成絲的「懶豆腐」炒著吃,先把臘肉和蘿蔔絲等燒好了墊在鍋下面,再倒入「懶豆腐絲」,放入適量的水,等水快幹了後,翻炒均勻即可;晾幹後的「懶豆腐絲」可以儲存至來年,一般煮著吃,跟下面條一樣,把「懶豆腐絲」放入水中,把水煮沸後再放點菜葉煮熟就可食用。
薪火相傳
「懶豆腐」裏的文化基因
冬季農閑時,湖雲鄉家家戶戶都要攤上一些「懶豆腐」。這可是大事,通常要定好日子,各家的日子互相錯開,每家都得攤上兩三百斤的「懶豆腐」,以便吃到來年的端午節前後。
在湖雲鄉有著「冬至大似年」的說法,冬至也是湖雲民間的 「敬老節」。這一天一大早就要祭祖,在祖先的遺像前,點上香燭,供上祭品,自然也少不了「懶豆腐」。除祭祖外,多數大村莊在那天會以房股為單位,辦酒席招待全房股60歲以上的老人。「懶豆腐」成為酒席中必不可少的美食,每家都會拿出自家做的「懶豆腐」來分享,誰家做的最好吃得到長輩們的誇獎,會是非常榮耀的事情。
「懶豆腐」還是湖雲人民表達感恩的媒介,新鮮的「懶豆腐」送恩人,是當地一條不成文的規定。「懶豆腐」復雜的製作工藝背後彰顯的是「匠人精神」。特別是煎製成型環節,對火候的掌握、煎製的厚薄程度、時間的把控等等,考驗的是速度、耐心和經驗。「懶豆腐」裏還蘊藏著「擁軍優屬、擁政愛民」的雙擁文化。萬年縣具有雙擁的傳統, 「懶豆腐」的起源就是一段軍民魚水情的佳話。
傳統美食從來都是包含文化、感情、歷史記憶的載體。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懶豆腐」裏的文化基因是在特定歷史和地理環境下,經過數百年傳承和沈澱而形成。感恩文化、匠人精神和雙擁文化等文化內涵深深融入每一個湖雲人的血脈裏,滋養著每一個湖雲人的精神根脈……(張昭怡 林琳)